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山东临沂市农作物秸秆“五料化”利用调查(我国夏收秸秆利用漫谈之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6  浏览次数:895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防止秸秆露天焚烧、避免大气污染的治本之策。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在农作物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料化”利用方面,逐渐摸索出一条成熟可持续的道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6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投入资金16651.63万元,其中夏季6589.9万元,秋季10061.73万元。“三夏”、“三秋”期间,实现了全市秸秆焚烧卫星通报零火点。


             u=526115853,400797510&fm=23&gp=0

    一、临沂市秸秆利用的基本情况

(一)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临沂市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常年生产各类农作物秸秆800多万吨,其中主要农作物秸秆750万吨,包括:小麦秸秆300万吨,玉米秸秆175万吨,水稻秸秆40万吨,花生秸秆90万吨,薯类秸秆70万吨等。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临沂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坚持“堵用并举、以堵为先、以用为重”的原则,把禁止焚烧和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一起抓。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肥料化利用,以小麦、玉米为重点,研究制订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作业标准,加大机械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扶持发展秸秆饲料加工业。把秸秆饲料化与调整种植、养殖结构结合起来,积极培植秸秆养畜产业带。鼓励发展秸秆基料化产业,大力发展以小麦、玉米、棉花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稳步推进秸秆燃料化利用,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生物气化、热解气化、固化成型及炭化等技术,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合理布局秸秆原料化利用产业。鼓励采用先进工艺,生产以秸秆为原料的非木浆纸、木糖醇、新型材料、降解膜、餐具等产品。

(二)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工作做法

为搞好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临沂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秸秆利用工作,把搞好秸秆利用作为治理农村脏乱差、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市和各县区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对秸秆利用与禁烧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秸秆利用与禁烧工作会议,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秸秆利用与禁烧目标责任书》。各县区、各部门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扎实开展秸秆利用与禁烧工作。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标语、明白纸、黑板报、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宣传《大气污染防治法》、《秸秆利用与禁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普及秸秆利用知识,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提高群众的秸秆禁烧法律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利用秸秆创富增收。

3、加大投入,综合利用。一是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认真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大型机械补贴资金来补贴购买小麦、玉米还田大型机械,同时市、县财政还对购买秸秆还田机械和开展机械还田的农机户或农机合作组织进行补贴,促进了机械秸秆还田的开展。二是大力开展了秸秆热解气化、固化和沼气化利用。“十二五”以来,市和各县区都把沼气和秸秆能源化利用作为“民生工程”,增加投入,加大措施,强力推进。目前临沂市沼气、秸秆气用户达到50多万户,位列山东省第一位。三是大力推广了秸秆青贮、氨化过腹还田技术,实现秸秆-饲料-牲畜-肥料-粮食生产良性循环。四是积极推广秸秆沤制有机肥料还田、果园覆草和秸秆反应堆技术,推广秸秆养殖食用菌、利用秸秆草编等。

4、从严治烧,以禁促用。按照市政府和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办公室的部署要求,各级不断完善了市、县、镇、村秸秆禁烧责任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人员、到地块,同时加大三夏、三秋期间的巡查和执法力度,落实了领导带班、24小时专人值班、昼夜巡查、网格化管理等制度,严罚重处“第一把火”,有烟必查、有火必罚、有灰必究,以法治烧,从严治烧,疏堵结合,以禁促用。

二、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推广模式

“三夏”、“三秋”期间,临沂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重点引导、扶持和帮助相关企业、合作组织或农户,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重点开展了秸秆切碎还田、秸秆机械打捆、秸秆青贮氨化、果园覆秸秆、秸秆能源化等技术应用。充分保障了作物收割-旋耕-灭茬-打捆-运输“一条龙”服务,确保消除秸秆焚烧隐患。首创的“1+1+1”模式,即“一台联合收割机+打捆机+一台旋耕机”收割模式,“果园覆草”等综合利用模式,在全市得到了广泛推广。

1、整体推进、连片发展打基础。临沂市共建立秸秆收储点300余个,设立秸秆临时收集点32000余个,秸秆临时打捆点2400余个,共出动秸秆打捆机620余台,建设秸秆固化场59处,新购置秸秆压块机122台。完成秸秆切碎还田300余万亩。年收储打捆秸秆70余万吨,主要用于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造纸、秸秆固化压块、饲料、果园覆草、养殖食用菌等。

2、重点推广、以点带面抓典型。结合作物收获期实行农机化作业的收获方式,郯城县探索出了“1+1+1”的农机作业新模式。所谓“1+1+1”指的是1台小麦收割机+1台秸秆捡拾打捆机+1台灭茬翻土机具,此举有效解决了秸秆田间焚烧,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由“堵”为主向以“疏”为主的根本性转变,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提供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新路子。蒙阴县立足全县农业生产和自身业务实际,结合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将堆放在田埂、沟渠、河套、公路两边的麦秸全部运到果园覆盖到树盘下,厚度达到20厘米。自去年试点推广果园覆草技术,深得果农和麦农认可,广受群众好评。不仅避免了秸秆乱堆乱放导致的交通安全隐患、汛期行洪隐患,秸秆焚烧隐患,还有利于美化城乡环境,有利于土壤抗旱保墒,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果品品质。

3、全面分析,结合实际找症结。针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收、储、运建立运行难得症结,兰陵县三超农机化服务合作社新上60台打捆机、61台深耕机、20台专业抱车以及20台大型搂草机,完成了20万亩小麦的收割工作,作业半径覆盖兰陵、郯城、河东等多个县区。收储的5万多吨秸秆都有很好的去向,好的秸秆被送到了造纸厂或养殖场,差点的被送到秸秆气化站,通过炭化热分解制造生物燃气,成色最差的就被用于沼气池,沼渣和沼液还可以生产有机肥。兰陵县南桥镇秸秆收储中心、郯城县云峰秸秆存储转运中心等大型秸秆收储中心,每天都有五六百吨秸秆被送到省内的几家造纸厂和发电厂,解决了秸秆焚烧隐患的同时,还带来不菲的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收储运的难题,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

三、抓难点,逐步建立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

临沂市根据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际,重点破除秸秆收、储、运的难题,充分发挥县乡两级政府的组织力量,强化乡镇政府的责任,采取财政适当补贴的办法,利用企业的市场行为来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的秸秆收、储、运体系。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扶持、有偿服务、企业化经营的要求,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并通过各级财政适当补贴的方式,逐步将秸秆收、储、运体系建立起来。取得了良好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效果。

临沂市积极扶持培育了规模化、高标准的秸秆收集打捆专业队伍,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更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的协调作用,引导和帮助农户、企业建立双向收购存储渠道,对建设集秸秆收集、储存、转运(或加工)于一体的秸秆收储企业,且年收购加工本地秸秆量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一定的补助,逐步探索出了一条解决秸秆收、储、运难题的有效模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