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方面,武清对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与利用等绿色高效技术所需机具在享受中央和市财政双重补贴的基础上进行叠加补贴,对实施小麦秸秆二次还田作业及秸秆打捆作业的农户每亩补助15元,并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基础上解决秸秆出路问题。崔黄口镇还自筹资金,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的农户每亩增加补助25元,极大调动了农民利用秸秆的积极性。为解决秸秆回收地域分散、时间短、运输难、贮存难的问题,全区在上马台镇、崔黄口镇建立了2个秸秆收购储运场地,开展秸秆收、运、储、销商品化服务,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此外,今年区农机部门还新引进大型高效小麦方捆机4台、圆捆机8台,日平均作业量达到4000亩左右,并大力推行“机收—秸秆处理—机播”复式作业模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全部配套粉碎还田装置或配套打捆装置,在完成小麦收获的同时,实现秸秆粉碎还田或打捆利用,赢得群众好评。
据区农机部门负责人介绍,在做好全程化服务方面,他们提前调配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与镇街村对接,签订作业合同,大力推广订单作业、托管服务和“一条龙”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服务,确保“成熟一片、收获一片、处理一片、播种一片”,不给焚烧留下时间和空间。同时,全区以上马台、崔黄口、大良3个镇为示范点,开展规模化作业托管服务,麦田全部实现小麦机收、秸秆打捆、免耕播种及机械化植保规模作业,实现了政府和农机组织双赢。此外,全区成立3个巡查组,累计出动10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对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收集离田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梅厂津围路、南蔡村武香路设立2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严格收割机准入,对不安装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的机具禁止下田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