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疏堵并举破解秸秆禁烧难题(秋收话秸秆之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12  浏览次数:490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秋收时节已至,北方地区的秸秆禁烧工作再度面临考验。部分农户为图方便,习惯将秸秆就地焚烧,这不仅加剧大气污染,也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为破解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


一要源头防控精准抓。预防是基础,精准是关键。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区(县)、镇(乡)、村、组及具体责任人。要善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控网络,实现火点精准识别与快速响应。要力戒形式主义,推动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掌握实情,确保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组包地块的“四级”包保责任制落地见效,实现监管模式从人海战术向智慧监管的转变。

二要宣贯引导深入抓。要让农户从不敢烧转变为不愿烧,核心在于转变其观念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转变观念,宣传须先行。宣传工作谋划要早,方法要活,内容要实,动作要快。既要依托村广播、宣传栏等传统渠道,也要活用微信群、短视频等新媒体,通俗易懂地讲清焚烧秸秆对土壤结构、空气质量和公共安全的危害。更重要的是,通过现场观摩、示范户带动等方式,让农户真切体会到秸秆还田肥地、加工增收等多重价值。同时,配套建立与秸秆综合利用直接挂钩的补贴机制,让农户在变废为宝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变被动约束为主动珍惜。

三要疏堵并举拓宽抓。如果只注重禁止而忽视疏导,往往效果有限。必须加快构建完善的秸秆资源化利用体系。在此过程中,可借鉴江苏宿迁重点推进秸秆“五化”即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的经验,着力拓宽秸秆变废为宝的渠道。借鉴经验不能停留在纸面,而需落到实处。政府需通过补贴、税收等政策培育市场主体,并完善收、储、运网络。例如,沈阳将秸秆打捆用于冬季取暖,就是一种低成本、易推广的能源化实践,为破解“秸秆离田难”提供了有效方案。

秸秆禁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农业农村、发改、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协同发力,既要彰显管控的力度,也要传递政策的温度。唯有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才能在守住蓝天白云、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同时,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宝贵资源,最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