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山东省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05  浏览次数:494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秸秆资源科学利用,有效解决秸秆处理难题,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以小麦、玉米、棉花秸秆为主的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来,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完善秸秆综合利用顶层设计。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安排,省农业农村厅每年印发年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工作任务,持续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开展。2021年以来,全省支持建设重点县145个(次),实现农业大县全覆盖。

二是强化技术支撑,突破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组建省级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指导组开展技术指导,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集聚区,总结、推广多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精细化还田技术”“玉米秸秆汇集深层注入还田”等技术被列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在项目实施中广泛推广应用。

三是从田间到车间,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积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产业化利用主体,建立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机制,支持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为依托,建设秸秆收储站点,提供秸秆收集储运综合服务。截至目前,山东省秸秆收储运市场主体超过1700个,秸秆收储运和加工利用能力分别达到410、470万吨左右,其中年利用1万吨以上的主体64个,从秸秆收储运输到加工利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发展,有效保障了秸秆的离田利用。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您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打造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以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重点,兼顾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在粮食主产区,大力推广秸秆科学还田;在畜牧业主产区,把秸秆饲料化与调整种植、养殖结构相结合,推广秸秆黄贮、青贮等技术模式,培育壮大秸秆养畜产业,促进秸秆饲料转化增值;结合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推广秸秆发电、固化成型等成熟模式,推动秸秆能源化利用。

二是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进一步培育壮大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产业化利用主体,支持以乡镇、村、企业等为主体,规划建设秸秆收储站点,统一建设、购置、使用秸秆收储、加工、运输设施设备,提供秸秆收集储运服务,为推进秸秆饲料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引导畜禽养殖大户与秸秆收储主体建立协作关系,探索建立市场化秸秆饲料代收代储机制,加快推进秸秆饲料产业化发展。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对研发、生产、引进秸秆还田配套机械装备的引导扶持力度,持续实施秸秆还田机械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更新淘汰一批老旧拖拉机及还田机械和装备。强化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培育,通过作业补助、项目扶持等方式,引导农机合作社购置先进机械、提升技术水平、开展还田配套服务,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长效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当前山东省“全域禁烧”的政策下,农业农村部门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主要是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对农作物秸秆进行处理。感谢您对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继续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