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大市,合肥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全市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100万亩左右,年产农作物秸秆总量约400万吨。作为农业副产品的秸秆,既是一项农业面源污染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就如何利用好、转化好农作物秸秆,使之变废为宝,控制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减少大气污染,我市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早在2009年,该市就制定了《关于合肥市油菜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意见》和《合肥市油菜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在全国首创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2016年,市政府出台《合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实行全年全域全面“三全”禁烧和综合利用,着力构建秸秆禁烧常态化管理机制,加快形成生态、高效、增值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
按照上级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合肥市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加大财政补助、严格网格管理、主攻还田利用、强化巡查执法等多措并举,连续多年完成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目标任务。同时,坚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大课题来研究,立足开发大资源,培育大产业,着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拥有了以中科大化学系、安农大工学院为代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单位,以合肥德博生物能源公司、安徽喜阳阳新能源公司为代表的生物质锅炉生产企业。
通过不懈努力,安徽合肥市范围内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了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产生的烟尘污染。目前,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秸秆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