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保护生态环境重要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质量和效益,形成秸秆高水平利用格局,促进全区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产业提质为方向,以技术创 新为动力,以制度创设为保障,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在满足农业生产基本需求基础上,坚持整区推进,合理布局秸秆利用产业和收储运体系,调整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加快推进秸秆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到2023年,全区秸秆基本实现全面综合利用,离田利用占比达到100%。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主体带动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二、重点举措
(一)有序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以玉米秸秆全株青贮、黄贮、 压块、为主要技术模式,围绕奶牛、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发展,搭建平台、积极对接养殖企业,加快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进程。重点依托现代牧业、旗帜乳业、蒙牛乳业、伊利乳业等大中型乳业龙头,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行订单种植,鼓励和引导饲草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服务队伍积极开展秸秆压块打捆作业,形成玉米秸秆饲草系列化综合开发格局。通过举办、参加企业交流洽谈会等方式,与周边内蒙、山西等草食畜养殖量大的重点区域对接,承接饲草订单,促进饲草外销。到2023年,全区秸秆饲料化利用占比达到64%。
(二)着力增加秸秆能源化利用。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积极推进秸秆成型燃料等利用,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在有条件的村,推广秸秆成型燃料取暖等清洁能源利用模式。到2023年,全区秸秆能源化利用占比达到36%。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协调部署、指导各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各镇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上下顺畅的工作体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把目标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项目,细化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采取有力举措,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成效。
(二)强化政策支持。各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支持、创设政策,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环境,构建政、企、农三方共赢的利益链接机制。自然资源部门要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工作,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支持项目建设,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 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兴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对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快办理用地手续;将直接为农作物生产服务的秸秆处理场所(非盈利)纳入辅助设施农用地,区级备案管理。农业农村部门指导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三)加强技术支撑。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秸秆综合利用大型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秸秆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成果和行业领先企业。
(四)完善收储运体系。加快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覆盖全区域网络,提高收储运专业化水平,打通秸秆离田利用“中梗阻围绕大型秸秆利用企业需求,积极推广“田间晾晒后收集—农用车装载—利用"“田间收集—收储点晾晒储存—利用"“田间移动式打捆—收储点储存—利用"等模式,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的秸秆收储运管理体系,实现秸秆收储运专业化、市场化。
(五)推动工作落实。国家、省和市已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绿色发展、农业农村污染攻坚战等相关考核指标,各镇为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主体,负责做好辖区内秸秆综合利用各项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督导、考核和评估,建立重大任务、重大项目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对进度落后事项及时提示预警,帮助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对达不到各项工作任务进度要求的,依规依纪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