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安徽省池州市聚”草“生”金 秸秆变废为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9  浏览次数:645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度重视秸秆回收利用工作,加大秸秆回收工作补贴力度,不断完善秸秆收储体系。  

u=1112348375,980085210&fm=21&gp=0

        

      据了解,该区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和油菜,包括棉花、玉米、大豆等作物,每年秸秆资源量约50万吨,秸秆可收集量达35.72万吨,综合利用量32.15万吨。目前,该区在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把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全面推进秸秆肥料、饲料、基料、原料、能源五化利用。   


           秸秆发电,只是秸秆综合利用众多方式中的一种。在位于秋江街道梅里工业园的池州众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运转不停,工人们一片繁忙。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龙头企业之一,该公司年收储秸秆达到3万余吨,利用秸秆生产颗粒饲料1.5万吨、固化成型燃料1.5万吨。同时,配备了切片车间、粉碎车间、烘干车间,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秸秆再利用体系。   


           “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远的地方有云南、贵州和四川,近的地方有浙江和江苏,年销售额接近5000万元。通过秸秆的综合利用,我们带动了地方就业1000余人,使周边农民每亩增收100余元。”池州众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玉海介绍道。  


            同时,贵池区还设立了多个村居秸秆临时收储点,提高秸秆回收效率。在乌沙镇,村民们将地里的秸秆用拖拉机拉到临时收储点,经过机械进行统一打捆整理后,再由企业运回厂房进行加工。   据悉,因秸秆在潮湿环境内会引起秸秆霉变导致无法加工,为解决这个问题,自2019年来,贵池区将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列入民生工程,逐步在各镇街建立了专业的秸秆收储中心。目前,全区已有9个镇街完成了收储中心的建设和使用,两个镇街在建。下一步,该区将陆续实现“一个镇街一个收储中心、一个村居一个收储点”的秸秆回收体系。



         今年,贵池区还计划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奖补和收储体系补助,进一步促进全区农作物秸秆产业化优质发展。  



        “通过综合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给种植户带来了经济效益,从源头上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保证了空气质量,守住了蓝天白云”。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对消化秸秆、减少污染、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对已完工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后续工作进行督查和指导,确保建设项目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对镇街收储中心(点)的技术指导,继续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继续做好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督查工作。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