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发展农作物秸秆有机肥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1  浏览次数:68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一捆丢弃在田间的烟秆能干什么?近日,笔者走进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马埠镇富农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一捆捆烟秆经过一系列烘干、粉碎、发酵等程序后,摇身一变,成了一袋袋润土护田的有机肥。

timg (33)


       “你别看这一袋袋有机肥,它可是农民种田种地的好帮手。”峡江县富农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生介绍,有机肥与普通化肥不同,它的生产原料是烟秆、鸡粪、猪粪等本地的农业废弃物,这些别人眼中的“垃圾”,经过专业的加工可变成绿色无害的营养物。传统化肥虽然肥力高、见效快,但是容易造成土地板结,破坏土壤,长期使用,农作物对它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而有机肥因富含有机质和有益菌,可以解决土壤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农作物的品质也可以得到改善,具有环保、节能、增收多重效应。

从废弃在田间的烟秆“变身”滋养土壤的肥料,其过程是复杂烦琐的。陈文生介绍说,“从田间回收的烟秆要经过烘干、粉碎、发酵、配方、包装等环节,最具技术含量的是发酵和配方。发酵要经历2次发酵,第一次发酵的时间在15天左右。第二次发酵的时间在20天。配方则是根据土壤、农作物等特性制作专用的有机肥。”

每年7月底,在富农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总能见到烟秆一根根聚集成堆。“废弃烟秆也能换来真金白银,我们烟农又能增加一项收入。”一位烟农乐呵呵地说道。据了解,仅2020年该公司一年回收烟秆的数量约6000吨,通过烘干、粉碎、发酵、配方、包装等环节后,生产出专用有机肥约1.6万余吨,价值近1300万元。

“老烟秆‘变身’有机肥是秸秆肥料化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吉安市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的指导各地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高效利用,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市2020年秸秆产生量为427万吨,可收集资源量291.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247.7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07%;其中肥料化利用量246.8万吨。

为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吉安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围绕秸秆离田、收储、利用等关键环节制定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对符合要求的购机者,每台最高补贴4万元,再加上中央购机补贴、县级购机补贴,极大激发了秸秆利用主体的积极性。据统计,全市今年预计新增秸秆捡拾打捆、打包机械200多台。吉安市还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秸秆经纪人和企业高标准建设秸秆收贮中心,实行先建后补。全市已开工建设收贮中心100处,已建成并投入使用70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