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政策法规 » 正文

安徽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 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0  浏览次数:773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近年来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甚至引发交通、火灾等重大事故。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相对于其它利用方式,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蓄水保墒能力,可以在机械收获的同时实施秸秆还田,不误农时,而且拓展农机服务领域,提升农机化水平。 2014年起我省实行了最严格的秸秆禁烧措施,各级农机部门立足职能,主动作为,把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广泛开展试验示范、宣传培训,制定完善秸秆还田条件下农机作业模式、技术路线和机具配套方案,促进秸秆机械化还田机具和作业面积快速增长,为秸秆禁烧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达到4010万亩,较上年增加了一倍以上。 2015年夏季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1.7%,其中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面积3195万亩,还田量1304万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67.8%。





    政策部署

2013年11月26日,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到2015年全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提出要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等7项重点实用技术。要求各级政府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全面推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开展。

为切实做好2014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2014年5月5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4年全省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再次明确当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细化奖补资金的对象、标准,规范奖补资金使用和清算程序。对禁烧工作不力的市县,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约谈、暂停环评审批、取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等督查考核措施。5月26日,省财政厅、省环保厅和省农委联合印发《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禁烧奖补办法》,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财政奖补,2014年全省共落实奖补资金15.6亿元,其中省级资金11.4亿元,市县配套4.2亿元。

2014年5月27日全省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现场会召开,会上指出,秸秆禁烧关键在落实责任,要把责任分解到每一个环节,力争秸秆禁烧创下最好纪录,解决打好秸秆禁烧硬仗。要求在“三夏”、“三秋”期间《安徽日报》每天公布各地卫星监测火点数,接受社会监督。 7月10日,省政府专题会议召开,研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三夏”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成效,客观分析了形势任务,决定成立高规格的秸秆综合利用领导小组,詹夏来同志任组长,陈树隆、梁卫国同志任副组长,省有关单位为成员,明确部门分工,秸秆还田由省农委负责,秸秆离田由发展改革委负责,秸秆禁烧由省环保厅负责,奖补资金由省财政厅按有关规定落实。

省政府专题会议后,于8月13日召开由各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省直有关部门、部分县、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家庭农场、农机大户、合作社、农户等一线操作人员参加的全省农作物秸秆还田座谈会,讨论修改《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还田实施意见》,研究部署下一步全省农作物秸秆还田工作。经多方论证完善,9月9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省财政厅《农作物秸秆还田实施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农业有效利用,要求从作物收割、秸秆还田和下茬作物播种3个环节统筹布局,明确了小麦、水稻、油菜、玉米、大豆秸秆还田以及秸秆高温堆肥和养畜过腹还田等6种还田模式。

2015年4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在总结2014年工作的基础上,要求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开展秸秆还田配套技术研究,积极推进秸秆还田,明确奖补资金专项用于秸秆综合利用支出,重点用于农作物秸秆还田农机具购置和农机具作业、秸秆发电财政奖补。

 

政策措施

1.财政奖补:根据《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禁烧奖补办法》,全省各级财政对小麦、玉米、油菜按照20元/亩、水稻按照10元/亩的标准进行奖补。省财政对皖北及大别山片区县补助70%,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四市补助30%,其他县(区)补助50%。奖补资金由县级政府统筹使用。

2.农机购置补贴:根据《安徽省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秸秆粉碎还田机、捡拾压捆机、免耕播种机、旋耕播种机、轮式拖拉机(80马力及以上)、玉米收获机械等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机具为我省2015-2017年重点补贴机具,其中对秸秆粉碎还田机和玉米收获机械实行敞开补贴。

鼓励各地在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基础上,整合项目和资金,加大对8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配套秸秆还田与离田等专业机具的叠加补贴力度。继续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鼓励购置大型复合机具,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秸秆机械化还田主要作业模式:

秸秆机械化还田需从作物收割、秸秆还田和下茬作物播种3个环节统筹布局。

小麦秸秆还田。小麦收获后的主要接茬作物为玉米、大豆、水稻,季节紧、农时短的矛盾突出。

1.旱茬麦秸秆还田。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小麦正常收获(不限茬、收割机不加粉碎设施),实行秸秆粉碎还田二次作业,常规玉米、大豆播种机免耕播种。二是选用加装秸秆粉碎设施的收割机一次性作业,配套大型玉米、大豆播种机免耕或旋耕播种。

2.稻茬麦秸秆还田。稻茬麦收获可选用加装秸秆切碎装置的收割机粉碎秸秆,使用大型旋耕机或反转灭茬机作业,上水整平后栽插水稻。

水稻秸秆还田。水稻收获后主要种小麦、油菜,季节、农时相对宽裕。可选用带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作业,然后旋耕或翻耕整地作业。

油菜秸秆还田。油菜秸秆还田的主要制约是机收率低。要重点从品种选择、播种方式调整等环节入手,为机械化收获创造条件,加快提高油菜机收水平。

玉米秸秆还田。玉米秸秆易粉碎,现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基本上可以实现在收割的同时将秸秆粉碎。玉米秸秆还田应主攻玉米机收,在收获的同时进行秸秆还田。

大豆秸秆还田。大豆秸秆亩产量相对较少,机收后可用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械播种小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