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秸秆还田弊端大公开!下茬农作物深受其害(秋收话秸秆之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0  浏览次数:781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提及秸秆还田,不少种植户一肚子的苦水。近几年来,秸秆还田的弊端愈发凸显,具体表现在出苗率下降、土壤遭到破坏、病虫害增加、粮食产量降低等等诸多方面。然而,苦于国家禁烧秸秆的“限制令”,为了省时省力,农户才迫不得已接受“秸秆还田”。不过,遗憾的是,一旦“还田”措施处理得不好,那么将会给下茬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严重影响。
                  

①出苗率低且苗黄苗弱

秸秆还田的本质是通过机械操作的方式将秸秆粉碎,然后埋在地表层。无疑,一旦粉碎效果不好,便导致土壤疏松且空隙变大,种地与土壤的贴合度降低,导致出料率下降!而且,秸秆不经过分解发酵,其中的养分也不能够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如此一来,又会致使苗黄苗弱的问题出现,影响农作物生长。

②病虫害增加

还田之后,秸秆上附带的病菌与虫卵也会随之埋入地下,为其繁殖与生长提供温床。最重要的是,这些虫卵在粉碎的过程中无法将其杀死,留在土壤里便会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这也是近些年来地下害虫呈现逐年加重态势的一大原因之一。


那么,既然秸秆还田普及度已经如此之高,且具备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与劳动强度等等多种优势,那么,为啥不能够进一步控制并完善相关指标,以降低秸秆还田所带来的伤害呢?这不,有专家提议从下述5个方面着手,对秸秆还田技术进行再升级,以期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认可并接受。

①尽可能地保证秸秆粉碎质量,以免因秸秆过长而导致土壤疏松压不实;

②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深度控制在20~30cm最为适宜,播种后一定要镇压;

③种子做好病虫害防护并加强土壤处理(最好选用包衣种子);

④秋季收获玉米下茬种植小麦,可以增施氮肥,以满足养分需求及加快秸秆腐烂;

⑤及时浇水并翻埋,有助于秸秆的腐烂与分解。

当然,除了秸秆还田这一种解决办法之外,目前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流行的一种处理方式是秸秆回收再处理,可以将这些秸秆制作沼气、用于工业原料、培育食用菌等等。总之,秸秆回收再利用符合国家的能源循环利用方针,避免因秸秆还田与秸秆焚烧而引发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同时,还能额外增加一笔经济收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