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政策法规 » 正文

河南省宜阳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22  浏览次数:781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现将河南省宜阳县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转发如下。
                    
  


        为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按照《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关于开展秸秆综合利用2019年度工作总结暨做好2020年度工作的函》和《河南省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美宜阳”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疏堵结合”的工作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强化保障措施,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商品化、产业化利用,逐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结合实际积极出台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推进工作。
  2.坚持整县推进,农用优先,多元利用,市场运作。
  3.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四优四化”农业结构调整。
  4.助力脱贫攻坚、循环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工作。
  5.实行以禁促用,通过强力推进禁烧工作,促进秸秆资源利用意识和利用规模的不断提高。
  (三)工作目标与任务
  通过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2020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19年的90%提高到92%,年底前项目资金支出达到90%以上;秸秆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水平大幅提升,耕地质量得到提高;积极探索并形成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落实和创新力度,努力建立起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二、实施区域
  根据《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关于开展秸秆综合利用2019年度工作总结暨做好2020年度工作的函》、《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资金的通知》(豫财农水〔2020〕4号)要求和宜阳县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申报时的基本构架,2020年我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全县15个乡(镇)全面实施。
三、推广内容与资金使用
  (一)主推内容
  1.秸秆收贮体系建设。着眼长远,完善收贮体系,力争实现秸秆清零,弥补秸秆利用水平低的短板。每个乡(镇)选择1—2处面积5亩以上、交通方便、辐射农田面积大的地方建立集中收储点,做到有围挡、有管护房、有专管员、有处理机械等,确定1名懂经营、会管理、能开拓市场的同志具体负责,通过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不断壮大实力,持久发展。
  2.秸秆饲料化利用。充分利用畜牧大县优势,推动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引导规模养殖企业或农业合作社扩大养殖量,增加秸秆干贮或青贮等综合利用量,提高秸秆综合效益。主要通过政府对秸秆利用企业补贴、发布供需信息、组织宣传等措施,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农户的积极性,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促进秸秆利用。夏季重点补贴500吨以上养殖企业或农业合作社,力争干贮1.5万吨,同时促进新型小麦收割机械推广;秋季重点补贴1000吨以上养殖企业或农业合作社,带动周围群众增收,促进辐射区域秸秆清零,降低禁烧压力,力争秸秆青贮量达到20万吨。
  3.加大新型农业机械补贴,提高全县农机保有量,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提高机收率和还田率。
  (二)示范内容
  秸秆机械还田肥料化利用。由于我县属豫西浅山丘陵区,干旱直接影响秋季秸秆还田开展。秋季以三乡、韩城、柳泉、张坞、莲庄、盐镇、高村、白杨、樊村、锦屏10个水利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为重点,进行以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和秸秆还田+深耕旋耕+机播模式为主的玉米秸秆还田示范,从源头上减少秸秆存量,减小禁烧压力,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三)其他
包括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深加工等。
  (四)资金使用
  按照中央财政农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的要求,以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或种粮大户为重点,合理使用补贴资金。该项目中央财政总资金1250万元,其中:
  1.秸秆收贮体系计划分配资金625万元。计划建设25处收储点,每处占地面积5亩以上,有围挡、看护房、抓草机、粉碎机等必要的设施设备。
  2.秸秆青贮计划分配资金215万元。以养殖企业为依托,全年秸秆利用量计划25万吨,占秸秆总量的30%左右。
  3.秸秆还田计划分配资金110万元。以三乡、韩城、柳泉、高村、盐镇、莲庄、张坞、白杨、樊村、锦屏10个乡镇为重点,重点推广玉米秸秆还田,计划面积1.5万亩,争取实现2万亩。玉米秸秆还田示范片要求相对集中,每片在200亩以上,技术模式以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和秸秆还田+深耕旋耕+机播为主。
  4.秸秆利用机械专项补贴计划分配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抓草机、打捆机、秸秆粉碎机等机械,增加全县秸秆利用机械保有量,提高机收率,补贴标准不超过机具总价的50%。
  5.其他补贴计划资金205万元。主要用于秸秆清零整乡推进、蓝天卫士标准化建设、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招商秸秆利用企业等,以奖代补方式进行补贴。
各项补贴资金均以实际完成情况按标准补贴,各分项若有结余部分,可在补贴用项范围内调整使用。
四、推进安排
  2020年3月—4月,一方面全面启动摸清我县2020年度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全面开展秸秆资源调查。另一方面全面安排部署项目工作,召开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方案座谈会,充分听取基层乡(镇)对项目实施的意见,完善工作方案,成立宜阳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与各乡(镇)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
  2020年5月—6月、9月—11月,组织项目实施。各重点乡(镇)于5月20日、8月20日上报本区域夏秋季实施内容措施,并按照方案组织实施,同时对群众、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人员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11月10前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检查项目执行情况。项目实施期间,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性进行检查督导。
  2020年12月—2021年2月,进行项目总结和绩效考评,完成年度项目总结,全面完成补贴政策兑现,对项目进行全面审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明确部门责任分工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领导为副组长,农业农村、财政、环保等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宜阳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全力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要将该项目作为2020年重点工作,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集中技术力量,做好项目指导督导工作。各乡(镇)作为项目的落地点,乡(镇)长负总责,组建工作团队,做好项目谋划,积极配合项目实施。县政府安排必要工作经费,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建立工作台账,着力把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项目取得成效。
  (二)以禁促用,建立疏堵结合机制
  按照《洛阳市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20年河南省秸秆禁烧工作方案》要求,县政府将制定《宜阳县2020年秸秆禁烧工作方案》,把项目实施纳入其中,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建立起“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网格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全面控制秸秆焚烧责任体系,加大工作压力传导,加强督导检查和执法监管,严格考核奖惩,以禁促用、项目示范,推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三)落实政策,力促秸秆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农村部扶持秸秆综合利用相关要求,县政府积极落实和出台鼓励秸秆综合利用在用地、用电、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全面调动农民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项目实施中加大安排农机具购置专项补贴资金额度,做好秸秆利用农机具购置,提高保有量;依据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政策措施,积极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入,结合本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特色,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科技支撑,提高利用技术水平
  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不断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同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组织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相关专家学者经常开展技术指导,及时总结典型技术模式和成功做法,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应用,优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和应用结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和质量,促进农业循环发展。
  (五)宣传培训,营造实施良好氛围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模式和经验做法;依托农村基层组织和服务体系,通过召开示范现场会及开展技术讲座等,推动试点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媒介,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知识和推广先进技术,宣传有关政策和典型经验,营造“利用光荣、焚烧可耻、保护生态”的浓厚氛围。
  (六)监管考核,确保项目高素质发展
  县财政、农业农村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切实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项目实施中,全面推行县级报账制,坚持按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补贴标准和报账、拨付程序执行。严格实行专账、专人管理,严禁虚列或套取、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七)建立台账,规范秸秆资源数据统计
  持续抓好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通过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及时更新台账指标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科学合理确定本地秸秆产生量、还田量、离田利用量等,为搭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