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江西峡江:农作物秸秆有了新去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22  浏览次数:682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当下正值江西省早稻收获时节,以往每到农收时节,“秸秆往哪里去”就成为当地政府和农户面前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兴起,秸秆由最初的一把火焚烧到粉碎还田、打捆出售,再到如今离田覆盖、生产肥料、和基料等综合利用,秸秆有了新去处。


               

      峡江县罗田镇神林村村民黄许根种植的40多亩早稻收割后,以前机收后烧掉或烂掉的稻草全被秸秆打捆机“折”成了方块,收进了为民农业公社的秸秆收储中心,黄许根也得到了一笔不少的额外收入。

秸秆变废为宝的过程催生了一批“秸秆经纪人”。为民农业公社的负责人黄水根就是其中之一,看中了秸秆的商机,去年,他的合作社建起了1200多平方米的稻秆收储仓库。“我们主要就是从农户那里收购秸秆,然后批量卖给有需要的单位。”黄水根说,“去年我们在罗田镇和金江乡就收购了1200吨稻秆,然后以每吨800元的价格卖给食用菌基地做菌棒的基料,今年估计收购的规模会更大。”

据黄水根介绍,“秸秆经纪人”能发展起来,除了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外,税收政策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算了一笔账,由于秸秆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加上其他税费减免,去年为合作社节省了一大笔资金,用来扩大收购规模。

秸秆产业链条的下游企业也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受益者。富农有机肥有限公司位于峡江县马埠镇严家村,该公司通过机器将秸秆做成肥料,去年收购了秸秆9000多吨,生产肥料1.2万吨,单秸秆制出的肥料就可进账近200万元。受益于生产销售有机肥免征增值税政策,企业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有税收优惠政策加持,我们‘吃进’同样多秸秆,‘吐出’更多效益。” 公司负责人陈文生说。

“让秸秆产生更大的效益,现在这门生意前景好,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秸秆经纪人’中来。” 黄水根说。据了解,峡江县秸秆收储中心业务覆盖全县11个乡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01%,以往“狼烟四起”的废弃物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