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河北省昌黎小麦秸秆“变废为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8  浏览次数:114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原来小麦秸秆处理是最让人头疼的事,不能乱堆,更不能烧,粉碎还田会影响下茬农作物种植。现在麦收后,方包机直接把秸秆清理干净打包回收利用,省时又省心,还保护了环境。” 6月22日,昌黎县安山镇西牛栏村麦地里,种植户孙润宝看着自家的废弃秸秆被回收处理,脸上带着轻松。

         
                 u=1796995899,2643856097&fm=26&gp=0

       麦收时节,昌黎县6.5万亩小麦成熟收割,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乱堆乱放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昌黎县探索出秸秆回收利用的新方法:将秸秆回收用于生物质发电。当天下午,在安山镇西牛栏村的小麦收获现场,收割机过后,搂草机、方包机紧随而上,完成捡拾、压实、打包等工序后,一捆捆压制成型的麦秸包从机器后部“吐”出来,整齐有序地摆放在田地里等待装车运往国能昌黎生物发电公司。

         “小麦收割后,回收机械会及时跟上处理,对小麦秸秆进行打包离田,确保田间无秸秆残留。”昌黎县人居办项目组组长、昌黎县观沧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苏越梅介绍,为做好全县小麦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昌黎县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秸秆打包压块机械处理小麦秸秆,并送至国能昌黎生物发电公司进行焚烧发电,让废弃秸秆“变废为宝”,不仅有效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提高了秸秆利用率,更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

       在位于昌黎工业园区的国能昌黎生物发电公司内,一辆辆装有麦秸的车辆正等待过泵、卸车。在投料车间,两台铲车正陆续将秸秆向投料口内倾倒,各种混合后的秸秆通过传送带送往高炉燃烧后产生电能,同时燃烧后产生的废弃物还能当做肥料使用。

“我们生物质发电项目属清洁可再生能源项目,主要就是利用麦秸、玉米秸等农作物秸秆发电,现在对小麦秸秆做到应收尽收,让这些农业废弃物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国能昌黎生物发电公司总经理助理夏莲芳介绍,目前发一度电大概需要秸秆1.1公斤,按照公司设备的处理能力,年处理各类秸秆可达30万吨以上,年发电量可达2.8亿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