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推进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防止秸秆焚烧产生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安全,提高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邢台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促进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的原则,坚持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法律措施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实现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 工作目标
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2019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三、 重点任务
(一)提升秸秆肥料化利用水平。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补贴等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机具配置,逐步淘汰旧机械,更新高性能、复式还田机械;小麦联合收获机要全部加装秸秆切抛还田装置,推广小麦联合收获、切抛还田(打捆运出)、深松整地(免耕)、播种技术;推广使用带剥皮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高性能还田机,开展机械复式作业,推广玉米联合收获(青贮)、(粉碎)还田、旋耕深松整地、播种等技术模式;引导机手开展标准化作业,利用“农机直通车”等信息化手段,为机手提供作业、气象信息服务,提升农机作用水平,降低作业成本。着力推广秸秆堆沤还田技术。如秸秆收获、打捆运输、粉碎、与畜禽粪便混合加入秸秆腐熟剂进行堆沤腐熟,加工成颗粒有机肥销售;秸秆、埋入地下、加水、肥料、还田;秸秆粉碎、料液混合、搅拌、压实、发酵、还田等技术模式。
(二)强化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益。根据草食畜养殖布局及规划合理安排玉米秸秆青贮、压块规模,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养殖企业,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进行商品化青贮;以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为引领,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全株青贮应用比例,推广奶牛、肉牛饲喂全株青贮玉米技术,降低草食畜养殖成本。
(三)推进秸秆燃料化技术模式应用。鼓励支持秸秆气化、秸秆沼气、秸秆成型燃料、秸秆打捆直燃等能源利用方式先进技术的引进。大力督促邢台县前南峪秸秆炭气联产工程项目建设,着力解决秸秆气化中焦油二次污染、燃气热值低等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安全培训,实现已有秸秆气化工程的安全、正常、持续运行,努力拓展应用范围。
(四)稳步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发展以小麦、玉米、棉花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培育壮大秸秆生产食用菌基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以食用菌规模化发展带动秸秆基料化利用。加大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力度,大力推进现代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生产,加快全市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五)稳步推进秸秆原料化利用。鼓励生产以秸秆为原料的非木浆纸、木糖醇、包装材料、降解膜、餐具、人造板材、复合材料等产品,大力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编制加工业,不断提高秸秆高值化、产业化利用水平,力求秸秆原料化利用实现突破。
(六)逐步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体系。依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就近就便”的原则,鼓励基层服务组织或社会资本,采取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建立完善的秸秆收储体系,逐步建立“利用企业+仓储基地+村(社区)+农户”的收储利用体系,实现秸秆储存、利用产业化;重点扶持乡镇建立秸秆加工转运站,为大型秸秆企业统一处理服务;引导鼓励农户有效地处理零散秸秆。
(七)着力提升山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针对山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低于平原区域的问题,各山区县(区)一要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调减常规作物种植,发展低秆作物、中药材、食用菌产业,减少秸秆产出;二要围绕“牛羊下山”、“牲畜圈养”开展饲草加工,有效消化秸秆;三要推广秸秆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开展秸秆燃料化利用,使农民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逐步提高山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四、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健全秸秆综合利用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发改、财政、环保、能源等相关部门的作用,强化部门协作,探索有效的推进机制,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合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农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科技创新。整合科技资源,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推动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强科技集成创新与成果转换。重点围绕秸秆还田技术、动力机械与秸秆还田机具升级换代、秸秆成型燃料等方面,加快技术和设备研发。
(三)强化项目引领。充分利用现有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粮改饲”试点、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沼气工程等国家和省内项目,总结成功经验,扩大试点项目的带动效应,以点带面,着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及效益。
(四)强化舆论宣传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与监督作用,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营造社会氛围;各地要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技术推广和操作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普及率;要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学会、协会,现有农村基层组织和服务组织的作用,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成熟技术,提高农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能力。
(五)加强督察考核
市局要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开展调查和督导,对各县(市、区)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实行半年和年度考核评比,实行督查结果通报制度和年终验收制度,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对于秸秆综合利用率未达到95%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况究责,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