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创新 » 基料化 » 正文

农业农村部发布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0  浏览次数:12263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农业农村部发布秸秆“五料化”利用技术-- 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

    u=1592654335,2901631541&fm=21&gp=0    



     
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

3.1 秸秆基料食用菌种植技术

3.1.1 秸秆栽培草腐生菌类技术

(一)技术概述

秸秆基料(基质)是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加工或制备的主要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同时也能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生长提供一定营养的有机固体物料。麦秸、稻草等禾本科秸秆是栽培草腐生菌类的优良原料之一,可以作为草腐生菌的碳源,通过搭配牛粪、麦麸、豆饼或米糠等氮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即可栽培出美味可口的双孢蘑菇和草菇等。

(二)工艺流程

双孢蘑菇和草菇具体栽培工艺流程见下图。

(三)技术要点

1.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时间的确定。双孢蘑菇是中低温性食用菌,发菌最适温度为22~26℃,蘑菇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6~18℃。

(2)菇房建设。不同产区可以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栽培模式,如:床架层式栽培模式、地栽模式。

(3)原料储备与常用配方。各地农副产品下脚料种类不一,可以根据实情,改变培养料配方。不论属于何种类型培养料、何种配方,其中的营养成分都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要求,建堆前培养料中的碳氮比(C/N)应为30~33:1,粪草培养料的含氮量以1.5%~1.7%为好,无粪合成料的含氮量以 1.6%~1.8%为好。

(4)培养料的预处理。在稻草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采用前一年储备的晚稻草。在建堆前一天进行预湿,预湿方法是将稻麦草先碾压或对切,最好切断成30 cm左右,摊在地面,撒上石灰,反复洒水喷湿,使草料湿透。对于粪料,国外主要采用马粪或马厩肥,国内多选用牛粪,鲜粪不宜采用。

(5)前发酵。培养料前发酵包括预湿、建堆和翻堆三个主要工艺环节。建堆前一天将稻麦草、干粪进行预湿。建堆时,先铺一层宽2.3~2.5 m、厚30 cm左右的稻、麦草料,再铺一层粪肥,这样一层草、一层粪,各铺 10 层左右,堆高 1.5~1.8 m。化肥和饼肥等氮肥辅料必须在建堆时撒入料堆中间,通常在第 3~4 层后分层均匀加入料堆中。堆料过程中,一般从第3层开始根据草料干湿度边堆料、边分层浇水,浇水量以建堆完成后,料堆四周有少量水流出为宜。建堆后的整个前发酵过程需翻堆 3~4 次。前发酵结束后培养料的质量要求:培养料为深褐色,手捏有弹性,不黏手;含水量为 65%左右,pH 为 7.2~7.5;有厩肥味,可有微量氨味。

(6)后发酵。后发酵通常在菇房内进行分散式后发酵(室内后发酵)。前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趁热迅速搬运进经清洁消毒的菇房内的床架上,底下 1~2 层温度低,难以达到后发酵温度要求,不铺放培养料。进料结束后,封闭门窗,让菇房内的培养料自身发热升温,5~6h后,当料温不再升高时开始加温。后发酵期间的料温变化一般分两个工艺阶段:巴氏消毒阶段、控温发酵阶段。后发酵开始,逐渐加温10h 左右,使料温和气温都达到 58~62℃,维持6~8h,进行巴氏消毒。然后,通过通风降温,使料温在48~52℃之间维持 4~6d,这是后发酵的主要阶段。控温发酵阶段结束后,停止加温,慢慢降低料内温度,降至45℃时,开门窗通风降温。后发酵结束后的优质培养料为暗褐色,柔软有弹性、有韧性、不黏手;无氨味而有发酵香味;含水量为 62%~65%,手紧捏有 2~3滴水;pH为 7左右。

(7)品种选择、播种与发菌管理。后发酵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翻动拌料、播种。应彻底翻动整个料层,抖松料块,使料堆、料块中的有害气体散发出去。当料温降至 28℃左右时进行播种。播种前应全面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并及时调整。

(8)覆土及覆土后的管理。在适宜条件下,播种后 20~23d 菌丝便可长满整个料层,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应及时进行覆土,覆土厚度一般为料床的 1/5。

(9)出菇管理。从播种起大约 35d就进入出菇阶段,产菇期 3~4个月。

(10)采收与贮运。

2.草菇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时间的确定。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安排在 5~9 月,在日平均气温达到 23℃以上时开始栽培。若菇房有加温设备,室温达到 28~32℃,即可实现周年生产。

(2)场地选择。目前栽培方式主要有室外畦式栽培和室内床架式栽培两种。室外畦式栽培是室外露地常用的一种栽培方式。

(3)原料储备。稻草尽量选用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草,并要求干燥、无霉烂。根据培养料配方和生产规模,计算所需贮备原料石灰、麦麸、干牛粪、过磷酸钙等数量。

(4)培养料的预处理和发酵。预湿:在水池或其他容器中加入石灰粉,调成 2%石灰水,将稻草浸入水池3~6 h,让稻草充分湿透后涝出拌入其余辅料,然后在地面制成草堆并覆盖薄膜,使水分相互渗透均匀。上架:将经过预湿的稻草铺放到床架上,采用覆瓦式铺料方法,厚度掌握在压实后25~30 cm为宜。然后逐层淋水至每层有水滴下为度。稻草上架后,将四周塑料薄膜放下,以利保温。巴氏灭菌:稻草上架后马上加温,使菇棚内室温达到 66~75℃,中层料温达到63℃左右,保持8~10 h后停火。

(5)播种和发菌管理。

(6)出菇管理和采收。

(四)注意事项

1.培养料既要保障营养搭配合理,又要保障处理得当,给食用菌丰产创造物质基础。碳氮比是培养料配制的核心原则。在培养料搭配时既要兼顾营养合理,也要兼顾培养料的透气性、吸水性等物理性状适宜。

2.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是保障食用菌茁壮生长的外部因素,尤其是温度、湿度和通风是相互关联,常常又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在自然条件下栽培食用菌,对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的调控要及时、灵活。

3.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正确处理培养料,彻底杀灭杂菌,减少污染源。

(五)适宜区域

通过菇房的建设,该技术适宜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双孢蘑菇和草菇生产。

3.2 秸秆植物栽培基质技术

(一)技术概述

秸秆植物栽培基质制备技术,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添加其它有机废弃物以调节C/N比、物理性状(如孔隙度、渗透性等),同时调节水分使混合后物料含水量在60-70%,在通风干燥防雨环境中进行有氧高温堆肥,使其腐殖化与稳定化。良好的无土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应具有以下特点:(1)可满足种类较多的植物栽培,且满足植物各个时期生长需求;(2)有较轻的容重,操作方便,有利于基质的运输;(3)有较大的总孔隙度,吸水饱和后仍保持较大的通气孔隙度,可为根系提供足够的氧气;(4)绝热性能良好,不会因夏季过热、冬季过冷而损伤植物根系;(5)吸水量大、持水力强;(6)本身不带土传病虫害。

(二)技术流程

秸秆基质制备工艺流程,主要秸秆堆腐、与其他物料合理配比(复配)以及基质性状调控三个部分,生产技术流程见下图。

 

(三)操作要点

1.条垛式与槽式堆腐技术操作要点

用于制备秸秆栽培基质原料应符合下列指标要求:含水量为 60-70%,有机质含量为>50%,碳氮比(C/N)为 20:1~25:1,碳磷比(C/P)为 100:1~400:1,重金属含量应符合NY525-2012 中规定,原料pH 值为6.0~8.0,原料不能混入其它异物,农作物秸秆事先要进行破碎,破碎长度小10 cm,与畜禽粪便混合比例 1: (0.2~0.5)(W/W)。 条垛式发酵物料堆成梯形,底部宽 2.5~3 m,顶部宽1.0~1.5 m,高度 1.2 m,长度根据场地确定,应选用跨骑式翻抛机作翻堆设备;槽式发酵两侧墙体采用砖墙或混凝土墙,墙体强度应能支撑槽式翻堆机。槽宽 6~10 m,墙体高度1.6~1.8 m,物料堆积高度1.2 m,长度根据场地确定。堆肥发酵过程,将原料接种有机物料腐熟菌剂,以加快发酵进程。将接种调制好的原料转至槽式发酵槽中,或在场地中堆成条垛状,进行一次高温发酵,堆层高度 1.2~2.0 m。发酵过程中,应定时测定堆层温度的变化情况,当堆温达到 55℃后进行翻堆,每3~4 天翻堆一次,堆层各测试点温度均应保持在 55℃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 5d,发酵温度不宜大于75℃。翻堆3-4次后将物料转入二次堆肥场进行二次静态发酵,不再翻堆。对于条垛式堆腐,为使物料堆腐腐熟度均匀,经历高温堆肥后,应将物料进行混合,再进行二次静态堆肥。发酵周期应符合《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168-2006)规定,各季节堆肥发酵周期的最少持续天数通过发芽指数试验确定。一次高温堆肥发酵不得少于 10d,二次后熟发酵不得少于30d。堆肥原料有害物质、堆肥过程堆层氧浓度、发酵终止物料腐熟度和无害化程度等控制,参照《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CJJ/T52-1993)执行。

2.隧道式发酵堆腐技术操作要点

发酵隧道地板是留有透气孔的混凝土预制板,全部孔隙面积加在一起大约相当于地板总面积的25%。为便于气流在地板下分布流通,在有孔地板与下层水泥地面之间留有 0.5米的空间,风机要选用高压风机。为较好的分配循环风压力和限制空气流速,对着气流入口的远端底层地面至少要倾斜高出2%。隧道内绝大部分是循环空气,它由堆肥层下面的有孔地板吹入,并由隧道上方的回风口循环或排气口排出。为便于在后发酵结束时降温及排出氨气、二氧化碳等废气,隧道内除循环风口外,还设有排气口,大门上部有可闭可开的气窗。隧道发酵一般不需要外加热量,靠堆肥本身产生的发酵热即可完成。在寒冬季节,在堆肥后发酵的初始阶段,需要在有孔地板下吹入一些热蒸汽,以启动高温微生物的自然发酵过程。隧道发酵装料时,将物料均匀堆积在有孔地板上,料厚 1.8~2 米。隧道上方留有 l~2 米的空间,通过堆肥层的空气在这一空间进行流动,经通风调节器与新鲜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再吹入底层。隧道的容积越大,装料越不容易做到均匀,一般装50~70吨(100~140 立方米)左右为宜。隧道内的料层和空间设有温度探头,以便观测和控制温度。在堆肥层中插有温度传感器,测点设置在料堆不同部位以及空气排出口。如果堆肥温度超过规定值,可增加循环风中新鲜空气的比例来降温;如果堆肥温度低于规定值,可减少循环风中新鲜空气的比例来增温;如果堆肥密度或厚度不均匀,堆肥密度高的部分循环风量会降低,所以装填堆肥时,要尽力装均匀,可采用可摆头的卷扬机装进或移出发酵隧道中的堆肥。

(五)注意事项

1. 秸秆复合基质作为一种轻型基质,其容重、密度和总孔隙度应适中,但应控制复配材料珍珠岩等的比例不超过 30%。

2. 基质材料的配比要根据不同基质材料理化性质及幼苗生物学特性,要具有科学性。

3. 秸秆堆肥发酵过程中应严格监测其各理化性状动态变化,以腐熟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衡量堆肥产品的质量标准。

4. 基质安全性。秸秆基质添加畜禽粪便时应测定其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对于其含量较高的基质不能用于可食作物栽培,而将其用于观赏性植被的栽培。

(六)适应区域

秸秆栽培基质技术适应于全国各地。因秸秆来源、基质用途不同,各地区在选择运用秸秆栽培基质制备技术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秸秆、堆腐工艺及配套设备、基质复配与调制所需要原料与复配方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