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创新 » 基料化 » 正文

浙江磐安秸秆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08  浏览次数:964

本报讯(县委报道组吴警兵卢伟星记者许雅文)眼下正是各种菌菇大量上市的季节,在磐安双峰乡皂坑村山之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草菇、灵芝、小平菇、猴头菇、黄金菇等20多种食用菌轮番上市。

持续高温天气,山谷里不免闷热。临近正午,菇棚的温度连连升高,负责人包金亮大汗淋漓,正在准备草菇的材料。

草菇是当地食用菌的新成员,菌种从广东引进。包金亮说,这是一种新型绿色菇种,赖以生存的原料即培养基十分环保,只要在稻草、玉米芯、玉米秸秆、豆杆、甘蔗渣等农作物废弃物里,草菇菌种就能生长。

作为国家生态县,磐安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传统种菇需要消耗大量木材,磐安积极发展生态种植,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废料和木制品下脚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稻草、玉米芯等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如何制作菌棒?包金亮介绍了妙计——将稻草、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加水堆积,让其发酵、升温一段时间后,将其铺好,将草菇菌种放进去,10多天后就会长出草菇成品。出完草菇后,这些培养基还可以重新添加到平菇的培养料中,继续供平菇菌种使用。目前,基地里草菇、灵芝、平菇等菌种的培养基都不再使用木材,代之以稻草、玉米芯、棉子壳、麦麸等作培养基。“这些‘绿色菇类’占到了如今生产规模的40%,今后这个比例还会上升。”包金亮说。

这种“资源—产品—再利用—再生产”循环农业模式,提高了下脚料循环利用水平,加强生态保护,减少资源损耗,确保产品安全放心。此外,磐安还出台奖励补助政策,鼓励菌农扩展原料来源,对利用茭白秸秆、桑枝条、水果枝条、玉米秸秆、稻草等种植食用菌,且连片15亩以上的,补助1000元/亩,从而推进食用菌产业生态化发展。

磐安坚持绿色化种植菌菇,在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废料变废为宝的基础上,进而推广“茭白—大球盖菇”“桑枝—杏鲍菇”“果树套种食用菌”等生态循环模式,先后建成县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8个,实现了产业可持续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