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政策法规 » 正文

湖北省荆门市印发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10  浏览次数:4141
         


            中国秸秆网综合吧报道,湖北省荆门市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印发《荆门市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要求各地扎实推进秸秆科学还田,健全收储运体系,培育壮大秸秆利用主体,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商品化、产业化利用。






今年,荆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重点包括:推进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以水稻、油菜、小麦秸秆为重点,通过秸秆机械粉碎翻埋还田、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等,推进秸秆还田和肥料化利用,并强化秸秆还田作业机具的配置,开展秸秆还田技术培训,指导农机手和农机服务组织,按照规范技术标准和作业要求开展秸秆还田。直接还田按国家相关标准实施,小麦、水稻、油菜机收留茬高度控制在25厘米以下,秸秆粉碎长度控制在15厘米以内。拓宽秸秆离田利用渠道,围绕秸秆离田利用,支持一批秸秆市场化利用主体发展,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完善收储运体系建设,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立健全县域秸秆收储运体系。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市等秸秆资源大县每地至少培育年利用秸秆量2万吨以上龙头企业4个,20个年利用秸秆量1000吨以上市场主体;东宝区、掇刀区至少培育年利用秸秆量1000吨以上市场主体10个;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至少培育年利用秸秆量1000吨以上市场主体3个。各地还要根据秸秆可收集量和运输半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秸秆收储运点,夏收、秋收期间,全市建立秸秆收储点1339个,其中,沙洋县232个、钟祥市492个、京山市357个、东宝区124个、荆门高新区·掇刀区67个、漳河新区46个、屈家岭管理区21个。

荆门市还将加强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将积极向上争取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重点对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的50万亩耕地秸秆综合利用和低茬机收工作进行支持。各地比照中央、省、市,出台专门奖补政策支持低茬机收和收储运体系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秸秆综合利用资金。

围绕督导考核,在夏收、秋收期间,荆门市将加强周调度和现场检查,对各县(市、区)低茬机收和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开展检查督办,确保低茬机收和禁烧利用形成常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任务完成情况及成效纳入市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