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行业呼声 » 正文

孙宝启:运用科技创新破解秸秆困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8  浏览次数:387
 编者按: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能把秸秆看做是废物,它既是重要资源,也是重要能源。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协调机制,研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和重大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虽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秸秆收贮运难、配套农机不足、作业标准不完善、收贮运体系制约产业发展、利用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7月7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此问题协商座谈。中国网中国政协特编载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原副院长孙宝启的发言文章,全文如下。

破解秸秆目前的困局,要从两方面运用科技创新手段,一是提高农作物经济系数,二是增加秸秆工业利用。对此,建议:

一、做好减法———提高农作物的经济系数。经济系数是经济产量与生物学产量之比,因作物种类、品种、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而不同。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培育出一大批矮秆小麦和水稻良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进一步矮化后也出现容易早衰、生物学产量降低、病虫害发生严重等负面影响。对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作物矮化育种有关理论基础和应用实践的研究。从长远角度来看,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从而增加生物学产量,在此基础上提高经济系数,将使作物产量再上新台阶,同时也相对减少秸秆的产出。二、做好加法———增加秸秆的工业利用。破解秸秆难题的难度在农业,出路在工业。目前,企业收集秸秆的半径很难超过50公里,在收运储三个环节中存在劳动强度大、运输成本高、储存困难等难题。解决这些难题,需运用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手段,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方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的本地化工业化利用。比如,北京有的高科技企业研发出秸秆田间捡拾、高效压缩、村头碳化的配套机械,生产有机碳肥就地还田,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制成高能生物质炭,供村民烧火做饭。建议政府高度关注并支持在秸秆利用方面努力探索的高科技公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