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政策法规 » 正文

湖北省荆门市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1-01  浏览次数:66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为加快推进我区农业绿色发展,建成较为完备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格局,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实施2022年部分中央农业转移支付项目的通知》(鄂农计发〔2021〕26号) 文件精神,结合东宝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科技支撑、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产业提升为方向,努力把秸秆综合利用培育成新型农业产业,打造全域全量化利用的典型样板和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建立完善的收储运体系,构建高质高效的利用机制和发展格局。

 

二、建设原则

(一)农用优先,多元利用。根据东宝区秸秆综合利用的总体特征,大力开展秸秆饲料化、原料化利用,重点支持勤奋家庭农场、牧禾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等发展肉牛养殖,支撑万华禾香板业(荆门)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亚飞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利用农作物秸秆加工板材,推动秸秆利用向多元化循环的方向发展。

(二)典型示范,整体推进。优先支持每年收储利用量不低于1000吨,秸秆利用量大或收储量大的主体,通过组织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广实用技术,总结典型模式,打造示范样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切实推动我区畜牧养殖业的一个新台阶。同时加强农作物秸秆还田的监测工作。

(三)市场导向,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积极参与的运行机制,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完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加工利用等配套政策,构建措施互相配套的长效机制。通过政府引导,调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参与积极性,筑牢效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

 

三、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有效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秸秆变废为宝,有效减缓禁烧压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秸秆收储饲料化、原料化等利用。2022年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在 99%以上,建立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四、建设内容

2022年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541万元,根据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和秸秆还用监测工作要求,安排26万元用于监测经费,剩余515万用按照“先收后补,先用后补”的原则,通过企业自愿申报、专班审核、遴选实施主体等程序,结合实际科学设定奖补额度。

(一)奖补标准:全区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收储,利用)按专班核定拟奖补量,每吨50元进行奖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