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近年来,泗县瞅准食用菌产业良好的市场前景,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秸秆资源,积极争取了“食用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补贴”,整合各类帮扶以及涉农资金,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许多在外务工的能人也在好政策的鼓励感召下返乡创业,示范带动了一大批食用菌种植户。产品除了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外,还出口到国外。每年可以产生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2022年泗县打造秸秆产业发展模式示范县,秸秆“五化”利用企业总量达113家,利用量约76.36万吨,产业化利用率达68%,改变了过去主要靠还田消耗秸秆模式。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五化”利用结构不断优化。
结合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资源、劳动力优势,利用秸秆,就地取材发展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结合产业发展,泗县全面推进“双招双引”,引进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提高秸秆附加值,带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整体水平提升。2022年秸秆可收集量101.58万吨,比2021年产业化利用主体增加41个,增加3.09万吨,基本保持稳定。
此外,还通过模式和技术推广,泗县食用菌富民产业飞速发展,饲料化利用大幅提升,秸秆肥料化利用也得到快速推广。在食用菌产业发展奖补方面,根据棒栽和床架栽培分别给予棒补和平方补。补贴为1元/棒,10元/平方米。
目前,泗县利用试点项目支持,引进食用菌企业5家、秸秆肥料化企业2家、颗粒能源化利用提升改造企业1家、颗粒能源化利用清洁化生产技改项目8个。以基料化利用为主打造县域特色,建设秸秆基料化利用产业基地。
通过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方式,为各类涉农主体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加大对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推广等重点项目的担保支持力度。通过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建设标准化收储中心用地优先办理农业设施用地或临时用地,秸秆加工企业用电按照农用电政策执行等一系列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从2018年开始推行秸秆离田政策奖补政策,秸秆打捆离田按不超过15元/亩奖补政策。夏秋两季,在泗县田间,一捆捆小麦秸秆从打捆机中“吐”出来,被运往食用菌厂、板材厂、燃料厂和饲料厂等地,加工成基料、原料、燃料和饲料。
秸秆利用催生了泗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