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甘肃省崇信县打造四位一体秸秆利用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30  浏览次数:716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眼下,正是玉米秸秆饲草青贮的关键时节。走进甘肃省崇信县黄花乡高庄子村,放眼望去,连片的田地里,大型青贮收割机齐头并进开展田间作业,把一排排成熟的青贮玉米连果实带枝叶“大口吞进”,“嚼得粉碎”后又吐出来,装进与它并肩前进的卡车再运回养殖场,之后经过实压、密封、发酵等程序后,变成越冬牲畜贮备的“营养饲料”。

 “以往玉米秸秆不是乱堆乱放就是用火焚烧,既不卫生又不环保。”黄花乡腾洁种养殖有限公司经理路向平说。

青贮饲料玉米的增产丰收,不仅为黄花乡牛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还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青贮玉米收购价为500元,每亩产量3-4吨,今年,我承包了170多亩山地,初步一算今年可以挣20多万元,和以前种其他作物相比,又省时又省力,比起往年还能增收。”黄花乡油府庄种植户袁新寿笑着说道。

近年来,黄花乡在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农民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推行“订单种植”模式,为农民增收开辟一条新路径,带动了农户增收。

如今,在崇信县玉米秸秆变成了“香饽饽”,许多养牛户因势利导,收购农民玉米秸秆作为喂养红牛的青储饲料。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