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日本水稻秸秆还田种植百合事半功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6  浏览次数:1154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笔者在日本学习考察期间,先后探访了新潟、渔沼、长岗等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县市,不论是在村舍还是田间,都未见过堆放的秸秆。而印象最深的是百合种植田里的一种稻草还田方式。

 

  • 具体做法:

 

做畦,畦宽与稻草秸秆长度相当,然后将百合的鳞茎播种,播种之后适当镇压,在畦面上整齐码放一层厚度约为3-5cm的稻草。秸秆经过一个生产季的阳光照射与微生物分解,已经有了较高的腐熟度,原有的韧性会逐渐丧失,等百合在收获完之后,将这层稻草直接翻耕进土壤作为下一茬作物的肥料。

下图为笔者实地拍摄的照片,从这张图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土壤中还残留着较多大段稻草(这些稻草已经很脆),这说明这块百合地,采取这种还田方式已经很多年,笔者询问得到的答案也印证了这个推断。


拍摄地:日本鱼沼市

 

  • 优点分析:

 

1、透气性好:并排整齐码放的稻草,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比起来地膜覆盖可以使根部供氧更为充足,从而促进根系的良好生长,根是植物生长吸收水分养分的基础,良好的根部群落保障了植物地上部分的良好生长。

2、防草保墒:覆盖的稻草可以有效起到防草作用,减少了除草剂及地膜的成本投入及用工,保障了产品的农残等安全指标。并且稻草可以阻挡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的作用,在土壤含水量过高的时候,稻草又具有一定吸水作用,从而缓解淹渍造成的危害。

3、增加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秸秆含有植物所需的所有必须营养元素,而且在秸秆分解之后变为有机胶体可以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同时,改善土壤结构、缓解土壤过量盐分对植物生长造成的胁迫,而且高有机质含量对提高水果、蔬菜等产品的风味品质至关重要。

由上面的图片也可以看出,这快百合田不但长势良好,而且十分整齐,虽然秸秆的还田量大,但是并没有出现断垄的情况,原因何在?


四、日本秸秆还田成功原因解析

  • 秸秆细

 

稻草的秸秆比起玉米、大豆等等都细,而且壁薄中空,致使其表面积很大,因此分解起来速度就更快。在种子播下去之后,与种子外壁接触的比例相对较低,对由于吸水不匀造成的出苗不齐有比较好的缓解作用。

 

  • 秸秆脆

 

在整个生产季,稻草都平铺在土壤表面,在风吹日晒及微生物作用下,变得更为酥脆,在生产季结束翻耕入土时,更容易被粉碎并被土壤微生物快速分解,比起来收获完直接粉碎入土的秸秆,其分解效率更高。

 

  • 种子大

 

百合的种子是鳞茎,而且体积远比小麦、玉米、大豆更大,这种优势可以降低种子暴露在空隙中的比例,有效抵冲土壤缝隙造成的各种子间吸水不匀导致的苗势不齐。同时由于鳞茎本身含有较多水分和养分,发芽期对周围土壤水分依赖度低,因而会出苗更齐,等自身水分养分消耗殆尽需要从周围吸取时,根系群落以充分扩展,吸收能力较强,并受缝隙影响较小。

 

  • 科属关系远

 

百合属于百合科,而水稻属于禾本科,二者亲缘关系较远,相互间常见病虫害也差异较大,不所以存在重茬问题,病虫害相互传染的几率也更小。


五、我国借鉴途径探究

显然,日本已经成功的经验做法值得在中国应用,结合以上分析,在中国借鉴这种方式时,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 增大表面积

 

同样体积的东西,越细碎表面积就越大,小麦和水稻秸秆基本天然地满足了这个特点,而对玉米、大豆等则需要更高标准的粉碎之后才能满足,这一条件对加快分解速度十分重要。

 

  • 风化晾晒一季之后再翻耕

 

在平坦地块摊晒显然不现实,比较可取的方式是对日本将秸秆直接平摊在畦面上的做法加以改良,即在粉碎之后再平摊在栽培畦面上,可以加速破坏纤维结构的同时不影响其保墒、透气的特性。

 

  • 适于体积较大的种子

 

比起来小麦、谷子等小粒种子的作物,这种方式更适合于以营养器官为种子的马铃薯、百合、大蒜等农作物。


 

  • 播种后适当镇压

 

秸秆的存在使土壤结构变得松软,适当镇压可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缝隙比例,增加种子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 补充氮素

 

秸秆中的氮含量亏缺,在微生物生活和扩繁的过程中会从土壤中夺取氮素供给自身需要,造成缺氮烧苗,因此有必要定期在秸秆表面喷施尿素补氮。

结语

秸秆种类不同、性质不同,决定了在秸秆还田的推行过程中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材制宜,不能“一刀切”,更应该避免粉碎效果不理想就仓促上马。日本的这种做法是一可以可以可以鉴的模式,但更应当成为秸秆高效利用,变废为宝途径研究上的一种有益启发,从而多措施并举,将秸秆从造成环境污染与农业生产负累的争议中正本清源,真正发挥其潜在价值并造福农业生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