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云南省马关县秸秆禁烧与变废为宝相得益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23  浏览次数:711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日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工作,在加强宣传、监督外,也引导农民将其有效利用、变废为宝。

 

 


part-00398-1449

         在马关县小坝子镇老懂寨村,小坝子镇的工作人员正用小喇叭循环播放《秸秆禁烧通知书》音频,营造禁烧秸秆、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同时进村入户、走上田间地头开展秸秆禁烧和法律法规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焚烧秸秆的危害性,纠正农户秸秆的处理方式。

 

 

 

 

马关县小坝子镇政府工作人员杨兴武说:“我们通过召开群众会、利用小喇叭、走村入户等方式进行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政策宣传,让群众知道或者认识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性。”

 

 

 

 

“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秸秆变废为宝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回收用于养殖,不仅可以让秸秆禁烧难题得以解决,还可让农民获得多重收益。

 

 

 

 

在马关县都龙镇老街村马关明顺养殖场的牛棚内,老板田井明正开着投食机给他的牛喂食,一头头壮硕的肉牛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新鲜的“口粮”。在他家的青贮料室里,打碎的玉米秸秆整整齐齐地堆放着,这些秸秆是田井明请工人去附近老百姓的地里面收回来的,在粉碎、打包存放后,再经过一个星期的自动发酵,玉米秸秆营养价值会更高。

 

 

 

 

田井明是都龙镇老街村的养牛大户,发展养殖业已经15年了,现在养殖场里有100多头肉牛、50多头无角山羊,还有许多猪。田井明告诉笔者,养殖场每天所需的草料巨大,种植的草远远不够,他又种植了40多亩玉米,并回收玉米秸秆作为养殖草料。玉米秸秆多为粗纤维饲料,硅酸盐含量高,适合喂养肉牛、肉羊等。田井明看到村民们都喜欢在玉米回收后就地焚烧秸秆,就找附近的村民商量,由他自己雇请劳力收割秸秆拖回养殖场库存喂牛,这既增加了务工村民的收入,还能杜绝秸秆焚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秸秆的回收利用不仅解决了养殖大户的饲料存贮问题,促进了产业发展,还进一步推进了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系列农业就业岗位,切实将“包袱”变成“财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