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上海拓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新途径 (2022年秸秆中国行之3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7  浏览次数:818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近日,上海市崇明区首批大规模种植、长在秸秆上的食用菌——大球盖菇,陆续上市,鲜货价格每斤20多元。规模种植这一“新品种”的是位于建设镇的林地菌业基地,基地负责人表示,从2014年起,他们就在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全程指导和帮助下,开始小规模种植大球盖菇,种植面积在三四亩左右,今年开始大规模种植。种植大球盖菇要以秸秆为原料,一季可消耗掉秸秆40000斤/亩。种植大球盖菇,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也成为秸秆“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的又一种新方式。

近年来,崇明区农业部门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将秸秆利用拓展到燃料、饲料和肥料等用途,并使之成为发展循环农业、减轻环境压力的有力举措。今年,为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破解秸秆收集利用的主要瓶颈问题,区农委积极构建“区、镇、村、企、户”五位一体的网格化收集体系,形成全区可收集田块网络,并建立收集各方信息的报送机制,花大气力“吃干榨尽”废弃秸秆,实现农民增收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共赢效果。

位于向化镇的上海千牛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张卫向记者介绍,千牛公司主要是将秸秆做成牛羊的饲料。经过前期小范围试点尝试,千牛公司于去年开始大规模进行了秸秆资源化利用,在新村乡、三星镇、庙镇、港沿镇等地落实了4万多亩稻田,一年可生产2.4万吨粗饲料。张卫告诉记者,未经处理的秸秆,动物不是特别爱吃也不易消化。因此,千牛公司把秸秆收集起来后,还要通过厌氧发酵,使秸秆成为动物喜爱的饲料。目前,公司生产的饲料主要销往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和上海鼎牛饲料有限公司等企业。

在向化镇,除了千牛公司,将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的上海正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秸秆制成有机肥的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同样也是在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涌现出的“明星”企业。向化镇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目前这三家企业,从秸秆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实践,还带动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今年,向化镇还建起了一个集农业废弃物收集、加工、利用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努力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全覆盖。同时,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和机制,辐射引领全区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据统计,崇明区农作物秸秆主要为稻麦和芦笋秸秆,今年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23万吨,通过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接下来,崇明区将继续加快推进秸秆回收利用的推广工作,不断创新拓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新途径,积极扶持秸秆资源利用企业和项目,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