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平城镇北炉河村的晋城市达森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养殖大户,每年冬季,2000多只羊的饲料都是企业头疼的大事。今年,在农业部门5万多元资金的扶持下,企业将玉米秸秆加工成饲料,解决了冬季饲料缺少的问题。
达森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俊芳:
我们从十月份开始,组织两支队伍十多人,对羊场周边玉米秸秆进行回收处理。目前,已回收五百多亩地、一千多吨秸秆。待三个清贮池全部储满后,可满足羊场一年的饲料食用。
在平城镇草坡村加军秸秆粉碎场,负责人王加军正组织工人将回收来的玉米秸秆进行粉碎和真空打包。王加军介绍,玉米秸秆经过粉碎和真空打包后,全部销往了河南等地。仅2020年10月到2021年1月,便回收处理300多吨秸秆,销售额近20万元。今年,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王加军又新购买了专业化、全自动的粉碎打包机,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加军秸秆粉碎场负责人 王加军:
自十月份开始收秸秆,收了个五百多吨,我们生产了个二百多吨了,销售了一百多吨,现在毛收入就是个六万左右块钱。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科技支撑、多元利用、市场运作”的原则,以产业提升为方向,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秸秆全量利用为目标,根据我县的区域特点、种植模式及气候条件,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省道、国道、高速路沿线和农田及农林交错区为重点,争取到450万元秸秆综合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并通过主体自主申报、乡镇推荐、县级部门评审确定,确定40家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主体,通过秸秆粉碎还田、秸秆堆沤处理、秸秆整秆沟埋还田、秸秆整秆覆盖还田以及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求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或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县农业农村局环保站站长 李苏强: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根据我县地块较小不利于大型农机具操作,气候冷凉不利于秸秆腐熟等特点,制定相应政策,提供技术服务,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有效提高,消除火灾隐患,提高大气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