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河北省发布小麦秸秆散墒应变播种等六项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09  浏览次数:694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针对“三秋”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10月7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专家进行技术会商,提出小麦抗湿应变播种六项关键技术措施,千方百计做到应种尽种,保障小麦播种面积稳定,为明年小麦丰收打好基础。




       10月3日至6日,河北省大部分地区连续降雨,土壤墒情显著增加,部分地区0至3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达90%以上,较多地块土壤水分达到饱和,对秋收秋种带来不利影响。

对此,专家提出小麦抗湿应变播种六项关键技术措施——

排水散墒。低洼、田间积水严重的地块,通过挖沟通渠、机械抽水等措施排除积水。土壤湿度过大的地块,通过机械散墒降低耕层湿度。因秸秆覆盖影响散墒的地块,将秸秆适当集中或翻动,加快散墒。

抢收腾茬。根据土壤条件和实际情况,尽快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收获前茬作物,玉米果穗等收获后要及时晾晒烘干,防止霉变发芽减损降质。

适墒整地。待散墒至墒情适宜、农机具能正常进地作业时,再精细整地。秸秆粉碎效果影响整地质量,进而影响小麦播种质量,因此,一定要重视秸秆湿度大不易粉碎的问题,提高秸秆粉碎质量。

精细播种。散墒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至80%时,进行适墒播种。不能适期播种的地块,每延迟1天播种,亩增加0.5公斤播种量。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要选用杀虫剂、杀菌剂包衣处理的种子或药剂拌种,杜绝白籽下地。

适时镇压。掌握“压干不压湿”原则,小麦播种后,待土壤表层墒情适宜时,利用镇压器进行镇压作业,切勿土壤湿度过大时镇压,防止出现因镇压导致的土壤板结。

落实订单。优质强筋小麦、种子繁种等订单麦田,切忌不同品种插花种植,保证品种均一稳定、确保原粮整体品质水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