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山东省莱州市秸秆肥料化循环利用成效显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2  浏览次数:760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山东省莱州市平里店镇西障姜家村的一处果园里,农场主姜娜在塇软的土地里随意一刨,碗口大的地方便出现了几十条蠕动的蚯蚓,她边说边用手掰开泥土,布满蚯蚓粪便的颗粒清晰可见。

为什么有这么多蚯蚓?

据姜娜介绍说:" 我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苹果果木碎屑、牛粪和蘑菇渣,通过发酵技术,制成有机肥播撒到果园里,自然繁殖养殖蚯蚓。另外,还利用发酵的秸秆、锯末,再添加食用菌种子,在苹果树下种植大球盖菇、香菇、蘑菇、猴头菇、羊肚菌和赤松茸,如此每年再循环,这样菇渣、蚯蚓和果树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姜娜说果园里还发展了林下养禽,放养了公鸡、母鸡和大白鹅。果园里自然生长的蚯蚓和仙草、野菜,源源不断为家禽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食物,种养结合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还产出绿色禽产品。

 

 
网络配图

 

" 你别看小小的蚯蚓不起眼,但是作用可大着呢!" 采访中,姜娜表示,在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中,蚯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蚯蚓被称为土壤的 " 活犁耙 " 或 " 生物犁 ",具有较高的水稳性及优良的供肥保肥能力,称之为 " 微型的改土车间 "。蚯蚓吞入的土壤变成有效磷、有效钾、总氮量、含钙率和氨氮率均高的粪土排出来,而这些有效物质,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

姜娜说," 干农业这行,必须要学习,这些都是平日积累的学习收获。再比如,大球盖菇栽培技术,它简单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极强的抗杂菌能力,栽培成功率高,栽培原料来源丰富。"

为打造绿色无公害产品,2012 年姜娜刚成立家庭农场时,就定下了 " 规矩 "。每亩地一次性施足了 15 吨有机物料,并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每次浇水都带着微生物菌剂和腐殖酸肥料,微生物菌剂采用 SOD 类红细菌和光合细菌以及各种芽孢杆菌,腐熟剂等。姜娜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壤有益菌的活性和总量。同时,果园坚决不用除草剂,每年割草 4 至 5 遍,坚决不用国家违禁农药。

" 我现在推行的秸秆堆肥 - 大球盖菇 - 蚯蚓 - 羊肚菌生态循环种养高效模式,就是利用在果园进行间作或套种食用菌,养殖蚯蚓,做到多次循环利用增值,修复优化土壤,提高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极高,生态价值显著。" 姜娜表示。

在姜娜 100 多亩的家庭农场里,主要种植的是有机苹果、生姜和小麦。现在还有香菇,赤松茸,猴头菇等食用菌和车前子、蒲公英、薄荷、板蓝根、紫苏等药食同源的无农药无化肥的野菜,眼下苹果园里鸡蛋大的青苹果挂满枝头。

姜娜种植的苹果具有特殊口味。

" 一般苹果削了皮之后就会发黑,但是咱家的苹果放两三天都没事。" 她告诉记者,这里长出来的苹果具有极强抗氧化能力也是无意间发现的,当时她送给姑姑的苹果,结果老人因为胃口小一个苹果没吃上,剩下的就放在碗里,过了三天她又去看姑姑,结果看到苹果还是好好的。

" 我当时还开玩笑说,俺家苹果太出息了。" 姜娜心里明白这出息的根源就是土壤里含有大量有有机质。更加可喜的是,如今的他们还研究了如何发酵坏苹果,将其进行发酵后取其清液,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叶面肥喷施,而剩下的果渣则作为菌种用于发酵牛粪秸秆喂养蚯蚓,一举多得,多效兼并。

" 姜娜现在采用的主要技术就是运用发酵腐熟、堆肥还田、沼渣还田、沼液还田与有机肥施用,进行土壤改良。通过打通种养循环堵点,推动 " 粪污 " 变 " 粪肥 ",促进有机肥科学合理施用,减少化肥用量,减轻面源污染,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和农产品质量,也正是目前农业农村部极力推崇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莱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站站长尹同萍表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