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创新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护好青海绿水蓝天的要求下,青海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农牧”的理念,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据资源台账建设工作。
青海省为推动绿肥培肥项目,结合实际,探索形成了有机肥+配方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绿肥养地倒茬技术等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技术模式,进行示范推广,确保有机肥全替代化肥生产方式落实到位,绿色防控技术落实到位,农产品品质提升到位。

加快农业成果转化,缩短有机肥生产和流通过程,降低成本,让农户用上物美价廉的有机肥,收获安全健康的农产品。产业联盟的成立,将有力助推我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
大力发展绿肥,不仅可明显地改良中低产田,提高土壤的肥力;而且可缓解化学肥料供不应求的矛盾;还可有效地促进农牧业的综合发展。通常把专作绿肥栽培的作物称之为绿肥作物,有豆科和非豆科之分,且多为豆科或十字花科植物。

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2%-15%左右,含氮量在0.3%-0.6%之间。若按亩产鲜植物体1500公斤计算,则含有机质225公斤,氮素约4.5-9公斤。另外,固氮量约为3-6公斤,相当于15-30公斤硫酸铵。

"当前,我国每年有季节性闲置耕地约6亿~7亿亩,光、热、水土资源浪费严重。而利用这些闲置的时空发展绿肥生产,是解决上述矛盾的关键和核心所在。绿肥是轮作休耕、耕地质量提升、化学肥料减施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发展绿肥十分符合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是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的重要技术支撑,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团队说道

如果农民在连作制度中插入一茬绿肥,可以大幅度减少一些作物的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且绿肥鲜草和干草都是优质饲草原料,可以解决大量青饲料来源,替代饲料粮,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

不仅如此,绿肥的闪光点在于其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每年我国季节性闲置土地太多,这些耕地不好好利用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如果能种植绿肥,就可以实现绿色覆盖,有效减少裸露土地的面积,大幅度降低水蚀和风蚀影响,减少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