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已进入夏收季节,是秸秆产生的重要时段,也是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时期。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实现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绍兴市 2020 年打赢蓝天保卫战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绍政办发〔2020〕6 号)和《诸暨市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诸政办发〔2020〕14号)等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做好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目标责任
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已列入省、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水平,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居环境和群众健康为出发点,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激发秸秆还田、离田、加工利用等环节农业经营主体活力。多途径多层次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建立秸秆收储运示范主体1个。
二、多措并举,提高综合利用率
要以秸秆资源台账建设为抓手,准确掌握当地秸秆资源总量及分布,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的“五化”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一)推广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要进一步加大水稻、油菜等秸秆还田新技术应用力度,重点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技术,推动秸秆快速发酵制肥还田利用。同时,要结合我市美丽牧场建设,发展秸秆商品有机肥深加工,促进秸秆肥料化高效利用。
(二)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引导鼓励牛、羊等草食动物养殖场户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收购采集当地玉米、高粱、蕃薯、花生、大豆等秸秆,配套建设青贮与微贮池,推广应用秸秆养殖技术,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积极引导饲料生产企业开展秸秆饲料化商品化生产项目,提高秸秆饲料化应用比例。
(三)加快发展秸秆基料化利用。随着食用菌价值得到普遍的认同和重视,越来越多的秸秆被用作培养食用菌的基料。要充分发挥我市现有食用菌生产企业,开展典型引导、因地制宜进行食用菌种植技术推广,以提高农业秸秆合理化利用价值。要把食用菌产业当作特色产业来抓,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实现食用菌产业发展和秸秆综合利用的互惠共赢,促进秸秆基料化利用。
(四)鼓励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积极发展以秸秆高效能源化利用为代表的生物质能,缓解资源能源压力,实现能源品种多样化,大力扶持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颗粒物燃料、直燃发电等项目建设。
(五)积极探索秸秆原料化利用。对机械捡拾打捆或集中收集离田的秸秆,要鼓励市场主体收集运输本市秸秆到相应秸秆应用企业,不断提高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水平,积极开展秸秆代木项目,利用秸秆生产板材、制浆造纸、生产活性炭、制作工艺品等。
三、广泛宣传,营造综合利用氛围
要充分利用农民信箱、广播电视、微信等现代媒体,着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科学利用秸秆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驻村干部和农技人员走村、入户、进田头,深入开展面对面宣传技术帮扶活动,强化人民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经济、环境与社会价值的认识,突破传统的废弃物概念。
四、典型示范,提高综合利用范围
要总结本地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培养和树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典型,在建设1个秸秆收储运示范点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典型引导,以点扩面。要依据农时农事,在示范点组织举办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召开秸秆机械粉碎与灭茬还田、秸秆捡拾打包等现场会,学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际操作技能,观摩机械化收割粉碎、翻耕还田、捆扎打包、饲料化成型、生物质颗粒等综合利用方式,倡导群众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提高农户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我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诸暨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