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贵港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局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促进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全区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纪要》(桂政阅〔2019〕66号)及《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港市2020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贵政办发〔2020〕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保护大气环境和搞好农业农村环境治理为目标,坚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全面防控与重点清查相结合、行政推动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全面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层次和水平,高质量完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工作,做好秸秆还田、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切实提高秸秆直接利用率。在全市范围内分别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及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到2020年底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加快实施港南区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项目,继续推进桂平市、港北区、覃塘区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基本建立较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通过项目实施示范带动我市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牵头单位:局科教科;责任单位:市环监站、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二)推广水稻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翻压还田技术。稻秆粉碎还田、翻压还田技术成熟,操作简易,将秸秆综合利用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减轻秸秆收、储、运的工作量,减少水稻秸秆处理成本。推广水稻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翻压还田技术,可以快捷有效地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肥沃土壤,提升稻谷品质。2020年底,完成禁烧区水稻秸秆还田面积82万亩,其中,翻压还田43万亩。[牵头单位:局种植业科;责任单位:市农机中心、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三)大力推行秸秆“五化”利用
1.促进秸秆肥料化利用。积极引导农民将秸秆还田作为肥料提高耕地肥力,结合秸秆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生物反应堆以及秸秆有机肥生产等,科学合理的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率。每个县市建立堆沤还田或秸秆腐熟还田示范点1-2个,同时培育1家利用秸秆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肥料企业。[牵头单位:局种植业科;责任单位:市土肥站、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技术,2020年完成覆盖还田面积4万亩,覆盖还田利用量达1万吨。[牵头单位:局种植业科;责任单位:市水果站、经作站,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推广翻根新植蔗秸秆粉碎还田和宿根蔗打捆离田技术。2020年底,完成甘蔗秸秆粉碎还田面积4万亩,打捆离田面积2万亩。[牵头单位:局糖业科;责任单位:市农机中心,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2.推广秸秆饲料化利用。推广“秸秆—牛羊—有机肥”种养循环模式,大力推广秸秆青贮、黄贮、微贮、氨化技术和秸秆养殖技术,积极培育秸秆饲料加工企业,发展压块饲料、颗粒饲料等秸秆商品饲料产业,促进秸秆饲料规模化利用。到2020年底,培育不少于5家经营主体利用秸秆饲料化进行循环种养,饲料化利用秸秆0.5万吨。[牵头单位:局畜牧科;责任单位:局糖业科、种植业科、市畜牧站,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3.发展秸秆燃料化利用。积极推进秸秆燃料多元化利用,重点推进发展“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秸秆生物质发电。重点支持贵港里昂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广西盈佰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进行秸秆燃料化处理,力争2020年底消纳秸秆4万吨。[牵头单位:局科教科;责任单位:市环监站,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4.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大力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培育壮大秸秆基料食用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带动秸秆基料化产业发展。推广“秸秆—食用菌”“菌渣—有机肥”循环利用模式,示范推广秸秆腐熟作食用菌基质、育苗基质、蔬菜花木栽培基质等。重点打造不少于3家秸秆基料化利用经营主体,力争2020年基料化利用量达0.5万吨。[牵头单位:市农技推广中心;责任单位:市农科院、经作站,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发展道路。推广“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运行模式,科学布局建设秸秆收、储、运、用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一体化产业体系。提高秸秆利用率和利用价值,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水稻、甘蔗和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以5-10万亩的农作物面积为标准就地建立1个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力争2年内完成禁烧区内企业的建设;力争年内引进5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牵头单位:市产业中心、招商办;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五)多方位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积极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张贴通告、标语条幅、宣传栏、发送手机短信等方式深入基层和现场开展宣传;通过在高速路口、二级路路口悬挂和张贴相关宣传横幅。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秸秆综合利用的益处,促使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家喻户晓,提高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适时举办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动员会、现场会,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样板,增强辐射带动效应,提升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2020年力争发布手机宣传短信350万条,悬挂、张贴宣传标语3000条(张),发放宣传资料20万份。[牵头单位:市环监站;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六) 组织调研,建立秸秆资源台账。根据《农业农村厅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2020年度全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农作物秸秆产生、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状况,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牵头单位:市环监站;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七)多层面联防联控,配合禁烧管控。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完善禁烧网格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联动、区域联防联控、宣传引导、违法惩处等秸秆禁烧工作推进机制,强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加强对城区周边、城市上风向等的督查,创新巡查方式,加大配合巡查密度。[牵头单位:市执法支队;责任单位:相关科室、单位,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八)实施事后追究制度。制定在禁烧区内露天焚烧秸秆与耕地地力补贴、稻谷生产者补贴挂钩事后追究制度。[牵头单位:局种植业科;责任单位:会议糖业科,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农作物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机制作用,明确分工、加强配合、领导到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监站,负责全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日常工作。电话:4537533,邮箱:ggjg0775@163.com。
(二)加快技术创新。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推广,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积极引进、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收集、储运、利用技术和装备。扶持引导基层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采取面向基层,贴近农民,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相关知识和技术,宣传有关政策、典型经验和做法,用技术指导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逐步提高全社会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和自觉性。
(四)定期报送进度。每月25日前相关单位将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市环监站。电话:4537533,邮箱:ggjg0775@163.com。
附件:贵港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任务清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