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农田秸秆焚烧-我们路在何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28  浏览次数:940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秸秆禁烧,利大于弊。众所周知,禁了多年,花费颇多,但"迷雾"始终驱之不散。甚至采取大量的行政、法律措施和手段,比如将禁烧考核结果纳入对各市及县的年度环保目标考核体。

随着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村秸秆禁烧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每年秋收、夏收季节,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都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尽人意。

很多没有开展秸秆回收的地区,最终的秸秆“禁止焚烧”最终都变成了集中焚烧

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目前农村年轻人多外出打工,不愿意干与秸秆加工相关的活;二是农机化水平提高,饲养大型牲畜少了,秸秆作为草料的用途基本终结了,农民生活用电、用气、用煤占主导,秸秆作为生活燃料的用途也基本终结了;三是秸秆还田成本高,每亩成本增加100元左右,农民缺乏主动性;四是农业秸秆具有区域性,人工费用激增的今天,导致收集成本高于运费等;五是管理工作只堵塞不开流,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六是农民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导致秸秆弃之可惜,留之难用。

随着政府对一些秸秆利用回收项目上的政策性鼓励,很多企业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厂房建设,设备购进,真正解决好农用秸秆的无害化处理,政府除了在政策扶植、技术指导上下功夫外,还应在远近结合、大小结合上有所作为。

但是也有很多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完美收官,具体原因还要靠政府和企业相互配合做到项目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