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秸秆可以“炼”汽柴油 河南省明年将实现小规模投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0  浏览次数:50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用秸秆“炼”出汽油柴油,将不再是天方夜谭。12月15日,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在郑州联合发布“秸秆等生物质制备汽柴油”科技开发成果。


                       


       “秸秆等生物质制备汽柴油技术,是把秸秆等生物质经过快速热解和热解液加氢联产工艺处理,将氧及杂原子加以脱除,从而生产汽油柴油的创新性技术。”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成平介绍,2013年,该公司与河南百优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洛阳技术研发中心成立联合攻关团队,历时6年最终实现秸秆制备汽柴油的全流程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方面,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秸秆超过7亿吨,一些地方秸秆焚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另一方面,我国石油资源十分匮乏,2018年原油净进口量达4.6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70%。

“如果将我国秸秆的半数加以利用,每年可生产超过5000万吨生物汽柴油,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将有效减少对石油进口的过度依赖,降低我国的能源安全风险。”参加发布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永康认为,利用1吨生物质燃料每年可减少2吨二氧化碳排放,对保护和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经合作团队研发,年产1万吨生物汽柴油工业示范项目在范县投入建设,预计2020年投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