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我国秸秆利用多项掣肘仍待突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27  浏览次数:956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秸秆综合利用不仅能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自2016年起,我国10个地区试点秸秆综合利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在一系列成绩背后,仍面临多重挑战,需要不断探索改进。

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效果良好 多项掣肘仍待突破
 
     u=227684079,1057532732&fm=23&gp=0

   正所谓,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藏,田间秸秆亦是如此。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到丰收的季节,农民都面临着一个复杂的问题?“秸秆”怎么办?焚烧了怕污染空气,填埋了又怕占用土地。对此,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表示,秸秆被认为“另一半农业”,充分利用秸秆可产生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我国秸秆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可以缓解农村及边远地区的用能问题。同时大力发展秸秆发电,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如今,秸秆利用已逐渐成为共识,被认为是新能源中最具有开发利用规模的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在国家层面,秸秆资源化利用已经连续两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在国家的重视下,秸秆焚烧情况也有所改善。6月10日,环保部网站公布5月份国家环境卫星和气象卫星监测到的各地焚烧秸秆火点信息。结果显示,主要着火点集中在北方地区,且相较以往有所减少。
 
当然,秸秆焚烧情况的改善离不开其综合利用率的提升。据统计,2015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总产量约为10.4亿吨,可收集的秸秆资源量约为9亿吨,利用量约为7.2亿吨,综合利用率为80%。5年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了约10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推动各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2016年,财政部、农业部围绕加快构建环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屏障的重点区域,选择农作物秸秆量大和焚烧问题较为突出的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0省(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来自《中国财经报》消息,近日,财政部农业司公布了上述10个试点省份2016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情况。其中,试点省平均得分85.23分,其中得分最高的省份是江苏,最低的则为河北。试点工作主要取得了五大成效:秸秆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农户节本增收效果明显、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发展、秸秆利用技术模式初步构建。
 
整体来看,近两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取得的成效显著。然而,作为新兴产业,秸秆综合利用仍面临着技术难题与市场不确定性,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面临着不少挑战。还田成本高、离田费用大、技术支撑弱、扶持政策不完善、收储运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还需不断突破。
 
中国农科院资源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立志曾表示,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方法有很多,不少技术都很成熟,关键在将其推广普及和产业化。要以秸秆为纽带,将秸秆收集与生态种养、秸秆能源化和秸秆材料化有机衔接,加固农业循环经济链条。
 
也有多位农业专家建议,应将秸秆产业化列入战略型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争取多方支持。加强政策支持与财政补贴,重视技术设备的研发和攻关,鼓励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并加大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