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政策法规 » 正文

大众日报-----有序放开秸秆焚烧是否可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09  浏览次数:1897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近日,“不让烧秸秆 看守干部餐费花10多万”登上某平台热搜,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禁烧秸秆的讨论。





近年来,禁止秸秆焚烧对防治大气污染起到积极作用,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比如,半月谈记者在东北部分地区走访发现,随着种植品种、种植方式发生变化,田里的秸秆更多了。秸秆不能随便烧,但离田还田都存在弊病,如何处置让基层干部和农民犯了难。
还田的主要问题在于随着秸秆的增多,每年都还田,土壤“吃不下”这么多秸秆。如果秸秆没有彻底腐烂,一是会造成烂根、缺苗等,二是会为病虫害提供温床,导致病虫害盛发。
离田的主要问题在于一些地方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仍然偏少,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不足,秸秆离田后运输、储存成本高,很难及时处理。此外,秸秆打包离田,还会刮走一层肥沃土壤,处理不及时还会耽误农时。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同样提到了秸秆焚烧的问题。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通过2019年至2023年在全国多省市调研后提出,完全禁烧导致一些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农药使用量增加等问题,亟须引起重视。全国人大代表徐淙祥指出有的农田因秸秆还田造成农作物产量、品质大幅度下降,种粮赔本,形成部分农田抛荒的困境。
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都是国之大者,在这样的现实矛盾下,如何在利于农业生产和减少环境污染之间取得平衡,考验着各方智慧。
“以用促禁”是各地秸秆处理的方向,但从现实来看,“禁”已经跑得很远了,“用”还在蹒跚学步。每年各地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严防死守,比如半月谈提到的东北某县,全县一个月仅供应看守干部的餐食费用就需支出十多万元,关键是“值守到最后还是烧了”,这钱花得确实冤枉,而且花错了方向。
如果把这笔钱花在补贴秸秆综合利用上,大力支持秸秆离田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产业发展,让农民不用再费钱费力处理秸秆,甚至还能得到收益,自然就不用24小时盯守了。
秸秆焚烧问题不仅是笔经济账,也是笔科学账、专业账。秸秆焚烧对大气造成的影响是瞬时影响还是长期影响?秸秆焚烧到底是会造成土壤板结、降低肥力,还是形成的草木灰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不同地貌、土壤、气候等条件下,是否适用不同的政策?要厘清这些争议点,回应当下呼吁有序放开秸秆焚烧的声音,还需要生态、农业等方面的专家,用科学和数据说话,来帮助决策。
算到最后,还是一本民生账。农业不仅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也事关每一个人的饭碗;大气污染防治事关所有人的生存环境;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危害的是农产品安全和土壤环境……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全局,关系每一个人具体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讲,政策一致性,首先来源于目标一致性,不管是生态保护,还是农业生产,都归于人民的美好生活。所有的决策,算的都是总账,如果只顾其中一本账,难免顾此失彼。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