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农委、农机局,合肥市畜牧水产局、阜阳市畜牧兽医局:
为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现秸秆资源化,减少因秸秆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保护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现就做好今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去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基础上,稳中求进,巩固并提升秸秆农业化利用水平,力争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一)全面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认识,加大投入,精心组织,试点示范,有序推进,确保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在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主产区,全面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建设,在禁烧区和示范片优先安排秸秆机械化还田相关项目,落实经费投入和工作措施,规范技术工艺流程,确保秸秆还田效果。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市、区)要把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重要示范内容。力争2016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达到6000万亩。
(二)大力推广秸秆养畜技术
全省养殖重点地区要结合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大力推广秸秆青贮、黄贮、氨化、微生物发酵技术。以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秸秆养畜示范场项目或秸秆青黄贮专业化生产示范项目为牵引,着力推动规模养殖场户改善秸秆处理利用条件,优先扶持新建规模养殖场购置与养殖规模匹配的铡草机械及氨化膜、尿素等氨化处理物资,新建秸秆氨化池。力争2016年全省实现过腹还田秸秆占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的8%。
(三)推广麦茬玉米免耕直播技术
玉米主产区要加快麦茬玉米免耕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农民购置大型机械免耕直播设备,实现在小麦板茬上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工序,从源头上解决小麦秸秆焚烧问题,实现绿色增产、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2016年在阜阳、宿州、亳州、淮北、蚌埠等小麦茬玉米主产区,每市选择2个县作为重点示范县,力争10个重点县实现免耕机械直播技术全覆盖,全省玉米免耕机械直播技术推广应用面积由目前的800万亩提高到1000万亩。
(四)拓宽秸秆农业利用渠道。
一是积极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项目。各地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广秸秆制气试点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秸秆成型燃料生产点,大力推广秸秆成型燃料炉具。二是推广秸秆基料化利用技术。推广不需灭菌,不需装袋,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可南北种植,能够大量消化农作物秸秆的大球盖菇种植模式。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粮、菜种植大户,充分利用当地麦秸、稻草、玉米秸、油菜秸为原料,采用露地大田、树林下、玉米地、房前屋后等多种栽培方式,开展春、秋两季示范种植。三是积极发展高温堆肥技术。推广高温堆肥技术,实现养分资源循环利用。充分发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绿色增产示范片、高产创建示范区、秸秆重点禁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秸秆高温堆肥的试点示范效应。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确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顺利实施,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部门共同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完成预期目标。农机部门负责秸秆机械化还田,畜牧部门负责秸秆饲料化利用,农村能源部门负责秸秆制气工程、秸秆成型燃料和炉具推广等能源化利用项目,菜篮子办公室负责秸秆基料化利用,农技部门负责玉米免耕直播技术推广,土肥部门负责秸秆高温堆肥。
(二)制定工作方案,强化技术支撑。各地要按照省农委下发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皖农能函〔2016〕57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分解任务,落实工作方案,确定2016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目标任务、实施范围、技术路线、保障措施,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可行、责任到人、任务到田。
(三)用好财政资金,整合项目资源。市、县(市、区)农业部门要依据《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禁烧奖补办法》,积极配合财政部门,结合实际,制定资金具体使用办法,主要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沼气技术及气化工程推广、秸秆成型燃料和炉具推广,玉米免耕直播技术推广,秸秆高温堆肥,秸秆收储等方面,确保资金投入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产创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等现有项目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扶持核心区和示范区,加快农作物秸秆各项技术推广。
(四)开展培训宣传,加强示范引导。一方面,要开拓宣传渠道,要采取多种形式,将传统宣传手段与微信、网络等现代手段结合起来,真正让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认识到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要做好示范培训,各地要选择交通方便、基础条件较好的地方,办好高标准的示范样板,充分发挥样板的示范带动效应,加强技术培训和观摩,利用电视、宣传资料、技术咨询、田间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技术要点,规范技术操作。
(五)加强督查检查,建立信息报送制度。省农委在午、秋两季,对市、县(市、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督查检查。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午收、秋收期间组织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工作。午收、秋收期间,将实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周报制度。各市要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分管领导、联系人的名单及电话报送至省农委能源办。各市信息报送及省农委督察组考核情况,将列入省农委年终考核。报送邮箱:ahnnb@126.com,联系电话:0551-62666762。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