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全面细化秸秆禁烧完善网格化包抓、巡查督导、综合利用等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的基础上,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手段不软,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压实责任,有效防范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以生态循环为导向,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目标,以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体系为重点,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布局合理、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拓展农作物秸秆利用空间,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质量和效率。
二、目标任务
通过秸秆禁烧工作责任落实,每年被生态环境部督查、国家气象局卫星航拍发现明令通报的火点数和省市生态环保目标考核力争实现零火点,努力做到“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留一片黑”。通过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使全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示范应用取得成效,秸秆收储利用体系初步建立,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农村生态环境得到美化。
三、实施期限及范围
实施期限:2022-2023年度冬防秸秆禁烧工作自2022年8月1日开始,至2023年7月31日结束。管控区域:全镇辖区均为禁烧区域。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主体责任,实施网格化监管。镇政府是秸秆禁烧的责任主体,各村是落实的重点。我镇建立镇、村、社三级秸秆和荒草禁烧责任体系,坚持“谁焚烧、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包抓机制,实行严防严控,保护环境。按照秸秆禁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镇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强有力的管控措施,督促各村尽职尽责。各村要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严格落实网格化包抓机制,实施网格化监管,确保镇不漏村社,村社不漏田间地头。网格员负责本区域内秸秆禁烧日常巡查工作,在禁烧期间努力做到白天不见烟、夜晚不见火,确保重点监管区域不发生秸秆焚烧现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确定的总调度员上下协调,及时调度处置巡查发现的秸秆焚烧问题。
(二)定期巡查督导,推动禁烧工作。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不定期对各村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巡查督导。巡查中发现焚烧秸秆现象时及时通知所在村处置火情,同时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各村也要成立秸秆禁烧管控机构,抽调专人,深入田间地头实行24小时巡查。镇纪委将对各村建立的巡查机制落实情况和巡查人员到位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根据落实情况和人员到位情况进行通报和问责。
(三)突出重点,强化巡查监管
冬春两季秸秆焚烧高峰期,各村书记为队长组成巡查小分队,加强巡逻和检查,做到时时有检查,白天巡回督查,夜间设点监督,发现秸秆焚烧和垃圾焚烧现象,一经发现,立即扑灭,坚决予以制止。镇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和镇纪委负责对各村秸秆禁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实时参照市大气办无人机航拍的信息组织开展核查,强化巡查监管工作。
(四)建立收储体系,推进综合利用。各村要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综合利用,同时,统筹考虑综合利用项目和产业布局,建立以企业为龙头,农户参与的市场化秸秆收集和处理体系,鼓励企业和农户建设秸秆储存基地,支持养殖户和饲料企业利用秸秆生产优质饲料,鼓励和支持以秸秆为原料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禁烧氛围。各村要充分利用微信等网络媒体、宣传标语、秸秆禁烧告知书等宣传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认识到秸秆焚烧的危害以及法律责任,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