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政策法规 » 正文

2022年山东省成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07  浏览次数:1118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整县推进,探索并建立秸秆综合利用有效模式,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政府、企业与农民三方共赢的利益链接机制,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根据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报送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特制定2022年荣成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一、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现状

(一)基本情况

1.自然生态条件

(1)地理环境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介于东经122°08′—122°42′、北纬36°45′—37°27′之间,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海岸线曲长达491.9公里。东与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韩国最近的地区。全市总面积139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4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荣成市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区的东端,海拔虽不甚高,但地形复杂,群山连绵、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其中山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3.5%,丘陵50.4%,平原占16.1%,山脉大都呈东西走向。北部的伟德山和南端的槎山,基岩主要由花岗岩类组成,构成了本市主要的山区;丘陵广布,经长期剥蚀形成平岗浅谷,海拔多在200米左右;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多呈狭窄带状;海岸多为岩岸,曲折多湾,陆上山丘直插入海,形成陡峭的海岬或海蚀阶地;山谷则形成港湾,湾内冲积物大量堆积,沙坝绵亘。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马鞍形,平均海拔25米。较大河流的发源地以伟德山为主,在市境北部成为分水岭。

(3)地质

荣成市地层由北西向南东由老至新,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广泛分布于丘陵地带。地处胶东地盾胶北隆起的东端、乳山—威海复背斜的东南翼。乳山—威海复背斜为胶东地区古老构造形式,是一较大规模强烈构造带,对胶东地区东部构造具有骨架定型作用。由于多次受到岩浆岩活动的影响,境内褶皱形态受到严重破坏,褶皱不甚发育,仅为一南东向倾斜的单斜。断裂较为发育,以破碎带为基本形迹。

(4)水文

荣成市属沿海边缘水系,很不发达,多为季节性间歇河,源高、流短、涨快、退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流域内平均含沙量1.38公斤/平方米,输沙模数为524吨/年平方公里。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02条,干流总长度469.9公里,集水面积1150.2平方公里,其中集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

(5)气候

荣成市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大陆度为53.1,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因三面环海,受海洋调节显著,海洋性气候特点表现突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季风明显、空气湿润、降水集中等特点。日照时数年平均日照2578.5小时,日照率为60%。境内年均气温11.3℃,与同纬度内陆相比,冬温高,夏温低,春温低于秋温。境内受海洋影响强烈,空气湿度较大,年平均为12.2毫巴。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部,荣成市耕地面积55597.2公顷,辖12个镇、10个街道,826个行政村,64.7万人。

2021年完成生产总值1021.4亿元,增长6.0%;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2亿元,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209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57元,增长9.8%;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4.2亿元,增长8.2%。  

3.农业发展现状

荣成市农作物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大豆、水果、蔬菜及茶等多种作物。在种植业上,主要采用的是二年三熟种植制度,即:小麦-玉米-花生,有较少一部分土壤肥力高的平泊地,采用的则是一年二熟的种植制度,即:小麦—玉米。2021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70万亩。其中主要作物播种面积为:小麦面积22.1万亩,玉米面积29万亩,豆类面积1.9万亩,薯类面积2.0万亩,花生面积15万亩,果园面积11万亩。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1.9万吨。其中夏粮产量8.4万吨,秋粮产量13.5万吨,花生总产4.4万吨;果品总产25.6万吨。

4.秸秆综合利用有关方面的基本情况

荣成市2021年农作物秸秆理论蕴藏量为307213.24吨,可收集量271756.53吨,秸秆利用量264009.94吨,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7.15%。

近年来,我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途径主要是通过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等技术,秸秆肥料化利用、为畜牧养殖提供饲料,有效的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利用率达到97%以上。

(三)农业发展现状

荣成市农作物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大豆、水果、蔬菜及茶等多种作物。在种植业上,主要采用的是二年三熟种植制度,即:小麦-玉米-花生,有较少一部分土壤肥力高的平泊地,采用的则是一年二熟的种植制度,即:小麦—玉米。2021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70万亩。其中主要作物播种面积为:小麦面积22.1万亩,玉米面积29万亩,豆类面积1.9万亩,薯类面积2.0万亩,花生面积15万亩,果园面积11万亩。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1.9万吨。其中夏粮产量8.4万吨,秋粮产量13.5万吨,花生总产4.4万吨;果品总产25.6万吨。

(四)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

1、全市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

荣成市2021年农作物秸秆理论蕴藏量为307213.24吨,可收集量271756.53吨,秸秆及生物质资源丰富,利用潜力大。

2、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

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秸秆过腹还田、大型机械直接还田等多种途径,变农作物废弃物为农业发展资源,促进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市的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分别为:

(1)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还田腐烂后,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目前处理农作物秸秆的主要途径。主要是利用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直接将秸秆还田。

(2)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实现秸秆还田

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镇(街)、村、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三结合的秸秆收储运体系,技术应用1万亩,主要运用小麦秸秆覆盖西洋参等高效作物,实现小麦秸秆还田利用。

(3)畜牧养殖

     通过将秸秆粉碎进行青贮、氨化、揉丝微贮后饲养牲畜。该技术一是可以解决冬季牲畜饲料短缺问题;二是节省了精饲料;三是可通过牲畜粪便,实现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发展生态农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