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政策法规 » 正文

2022年郓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7  浏览次数:1695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为进一步做好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有效遏制秸秆焚烧,保护耕地,促进耕地质量提升,根据财政部《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2021]114号 )文件、及山东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中央财政补助)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整指[2021]33号)以及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山东省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郓城县实际,现就切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u=4211621888,3413154816&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


一、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一)基本情况

1、自然生态条件。

郓城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东临梁山、嘉祥县,西接鄄城县,南连巨野县、牡丹区,北隔黄河与河南省台前、范县相望。南北长44 km,东西宽35.71 km,总面积为1633km2,耕地面积169.9万亩,辖1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690个行政村,总人口128.14万人。郓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疏松土壤类型单一,只有一个潮土类型,砂、壤、粘三种土壤均有分布。郓城县属季风性暖温带半湿润区,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有雨雪。年均日照时数为2534 h,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高温度42℃,极端最低温度-24.3℃,多年平均降雨量633.5 mm,降雨集中在6-9月,年平均气压为1011 hPa。雨热同期,气候宜人,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通常7月份气温最高,多年平均为26.9℃,1月份最低,多年平均-1.8℃,无霜期210天左右。

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进中提质,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亿元,增长9.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07亿元,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12亿元,增长4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860元、17535元,增长10%和13.5%;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7亿元,增长12%;全社会用电量49亿千瓦时,增长6.3%。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2021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为政府五年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我们攻坚克难、破浪前行,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显著成就。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比2016年增长3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7%,是2016年的1.6倍,全省排名49位,跃升了19位,成为全市首个突破30亿元的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到130亿元,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到170亿元,年均增长7.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全社会用电量均比2016年翻了一番,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3、农业发展现状。

2011年以来,郓城县粮食总产均保持20亿斤以上,入围全国超级产粮大县,连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21年新增高标准农田7万亩,复垦土地1146亩,粮食总产达到26.2亿斤。建成了4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被农业部确定为粮食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县。与省农科院共建牡丹、芦笋、小麦3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科技示范园和农业科普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认定,2个产业园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园区。成为国家级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

2015年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余欣荣来我县视察指导现代农业发展工作,对我县设施农业建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2015年省委副书记王军民、副省长赵润田分别到我县视察指导现代农业工作,肯定了我县的做法,并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我县生态循环农业推进体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健全,机构队伍稳定。生态循环农业投入力度大,重视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宣传,绿色发展、生态循环理念深入人心。资源利用高效,产品优质安全,“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为核心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广泛应用,农作物秸秆、尾菜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高,农作物秸秆用作牛(羊)的青贮饲料,既确保了肉内不含激素和药物残留,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而且还实现了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在全县率先推行生物质、地矿热能清洁取暖模式,新增农村清洁取暖1.9万户,地矿热能郓城模式被全省儒商大会推广。

4、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我县常年种植秸秆作物面积300多万亩。2021年,秸秆产出总量135.2万吨,其中玉米秸秆47.12万吨,小麦秸秆82.03万吨、豆类秸秆2.3万吨、花生秸秆1.99万吨,其它1.76万吨。全年秸秆肥料化利用101.4万吨,饲料化利用10.1万吨,原料化利用0.57万吨,燃料化利用1.2万吨。郓城县通过十几年来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秸秆直接还田为主,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收储固化、秸秆腐熟、秸秆反应堆等为辅的综合利用方式。2021年全县秸秆利用率近93.16%。我县着力发展饲草畜禽规模标准化养殖,养殖场487,2021年底牛存栏5.76万头,出栏6.9万头;羊存栏53.13万只,出栏90.71万只,年消耗青贮饲料50余万吨。秸秆青贮已经逐步成为饲草畜禽的主要饲料来源。

5、农用机械现状。

2021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20.9485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5781台,联合收获机械4954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3096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858台。全县各类配套农机具17.8万台。

(二)建设规划

项目计划在郓城县侯咽集、张集、黄集、丁里长、双桥、随官屯、武安、张营、玉皇庙、郓州、南赵楼、郭屯、黄泥冈13个乡镇及其周边地块实施秸秆精细化还田和深耕;青贮池建设补贴;小麦秸秆收储面积补贴;有关秸秆机械购买补贴。通过实施,总结经验,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推进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面开展,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三)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情况

郓城县委、县政府历年来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非常重视,每年夏秋两季都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多年的工作积累和制度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建设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率逐年提高,目前利用率接近95%。主要做法:一是将乡镇(街区)作为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责任主体,把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作为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内容,与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紧密结合,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明确职责分工,实现秸秆资源利用任务目标化、问题清单化、措施责任化、落实制度化,实行了领导责任主体奖惩问责制度。依靠制度体制建设,强有力地推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支持。郓城县逐步建立了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整合农机补贴、农业科技、农村环境保护、环境综合治理、新能源开发、土壤深耕深翻等资金,集中支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三是建立了政策引导、检查督导和激励措施相结合的推进机制。郓城县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和禁烧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督导责任制,在秸秆禁烧期间驻乡镇(街区)开展督导工作。各乡镇(街区)也成立相应督导组,村(居)成立禁烧巡查组,对禁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建立禁烧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火点的乡镇(街区)进行处罚,积极引导鼓励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确保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措施同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秸秆直接还田是秸秆禁烧、消除火灾隐患、减少安全事故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节本增效、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方法,是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秸秆直接还田在应用中也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1、秸秆直接还田的效果不理想

实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是最便捷、有效的秸秆利用方式,农民已经认识到还田的好处。但从目前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还田机械型号不一,对秸秆的破碎程度参差不齐,有的秸秆长度较大,表层秸秆聚集影响下茬作物播种,农户种植下茬作物比较费时费力,造成农户对较长的秸秆进行焚烧,污染环境。

2、秸秆精细化还田与土地深耕面积不匹配

郓城县目前拥有大型拖拉机5781台,可基本满足秸秆还田和耕种的动力需求,但目前缺乏深耕机械且深耕整地成本高(比单纯旋耕高出约55-60元/亩),所以农民多采用常用的旋耕整地,深度不足,粉碎后的秸秆不能完全被覆盖,造成秸秆分解和腐熟慢且不彻底,影响小麦播种出苗,易受冻害,病害发生频繁,影响产量。同时多年的旋耕作业,导致耕层浅、犁底层抬升加厚,土壤保水保肥性差。

3、秸秆收储困难,扶持政策少,群众积极性不高

收集和储运是秸秆能源化、基料化利用的首要问题。秸秆的产生季节性强,导致秸秆收集时间集中。可见收集运输、储藏空间和储藏时间是当前影响秸秆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我县部分秸秆不能被利用的根源,收储组织在设备和收集过程中,期需相应的政策扶持。我县未进行秸秆还田处理的多为机械无法作业的地块,未经粉碎的秸秆体积大、密度小,秸秆运输主要依靠小型农用运输车,装载量小,安全性差,运输效率低,目前缺乏高效的秸秆粉碎、打捆(包)设备。农民群众不愿意为秸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劳力,对秸秆收储利用没有根本上的利益驱动,积极性不高。

二、项目建设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思路

郓城县是粮食生产大县,秸秆资源量大、禁烧任务重、综合利用质量有待提高。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全县粮食主产区,选择秸秆资源量大、综合利用基础好、禁烧任务重的乡镇(街区),以生态循环为导向,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遏制秸秆焚烧、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为重点,通过政策扶持引领和项目示范带动,积极推进以农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建立农作物秸秆收集储运体系,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布局合理、多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

(二)任务目标

项目实施后,实施区域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到95%以上;杜绝露天焚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水平大幅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升;全县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或方案得到落实,形成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应用模式和运行机制。

1、项目区选在主要粮食(玉米)作物种植占比大,秸秆资源量大,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和原则,结合国家相关政策,选定侯咽集、张集、黄集、丁里长、双桥、随官屯、武安、张营、玉皇庙、郓州、南赵楼、郭屯、黄泥冈13个乡镇及其周边地块为项目实施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及全县联动实施,整县制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大力推进玉米机收、秸秆精细化粉碎还田+增施氮肥+深耕翻埋+旋耕、整地+小麦精播、镇压,逐步构建整县制秸秆综合利用体制机制。总结探索出一套秸秆直接还田和饲料化利用,企业、合作社、农民参与及政策支持的三位一体的秸秆收储利用市场化运作模式。项目区秸秆直接还田率达到97%以上,带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

2、结合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县建设,在全县建立“疏堵结合”工作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控制秸秆禁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工作目标责任,严格监督管理。确保“不点一把火、不冒一股烟”。

3、提升秸秆还田农机装备水平,采取深耕作业补贴的方式,对购置青贮设施设备、秸秆田间捡拾机等进行相应补贴,对在项目区内进行深耕作业进行服务补贴,项目区深耕深翻8.895万亩,施用秸秆快速腐熟剂8万亩。提高全县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水平,秋季玉米秸秆机械还田达到100万亩以上,青贮饲料能力达到16万吨,有效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三、项目建设概况

根据项目申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重点支持以下4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一)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和深耕

1、示范区基本情况

经乡镇申请农业农村局选定侯咽集、张集、黄集、丁里长、双桥、随官屯、武安、张营、玉皇庙、郓州、南赵楼、郭屯、黄泥冈13个乡镇及其周边地块镇实施,为秸秆精细化全量还田试点项目核心区,辐射周边,连片村庄整建制地推进秸秆精细化全量还田和深耕示范工作。组织项目区内农业机械装备好、群众基础好,组织能力强,愿意为周边群众提供服务、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到项目建设体系中来。建立以合作社、农机户为主体的玉米机收、秸秆精细化粉碎还田+秸秆腐熟剂+增施氮肥+深耕翻埋+旋耕、整地+小麦精播、镇压的技术推广体系,对参与深耕服务的农机合作社、农机户提供作业补贴,示范带动秸秆精细化还田。项目区域面积8.895万亩,全部实行玉米机收、秸秆精细化粉碎还田+秸秆腐熟剂+增施氮肥(每亩5公斤)+深耕翻埋+旋耕、整地+小麦精播、镇压技术。带动全县秸秆精细还田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深耕面积达到28万亩,利用三年时间全县深耕面积达到90万亩,耕地轮换深耕覆盖面达到70%,秸秆还田质量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2、项目实施区域产业现状

项目核心区涉及郓城县13个镇,农村人口519562人,总耕地76.8万亩。该区域玉米常年播种面积65万亩以上,常年单产482公斤/亩,总产31.2万吨,玉米秸秆产生量32.51万吨。农民秸秆还田意识较高,秸秆资源充足可以充分体现深耕的优点,同时起到秸秆综合利用的效果。

(二)玉米秸秆青储能力建设

主要支持青贮饲料化利用,青贮设施建设,仪发家庭农场、博辰牧业、郓城县锦钊养殖场、郓城融才牧业有限公司、郓城县犇彤牧业有限公司、郓城县辉亚牲畜养殖场、郓城国鸣养殖场7个养殖企业新建青贮池14678立方米。

(三)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主要扶持秸秆深层次利用机械购买,有利于秸秆从田间外运与收储,结合我县实际及收储现状,实施主体是:郓城县远华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购买揉丝机和压块机。

(四)补贴相关秸秆机械购买

遵循“疏堵结合”的理念,按照政府推动,企业做主体,合作社参与,市场运作,财政奖补的原则,支持建秸秆储运、青贮设备机械购买,本着自营为主,广泛参与市场运作的秸秆收集、转运、青贮等利用模式,依托全县合作社、企业、农民、经纪人等社会化经营服务组织。在全县补贴26台秸秆收储、青贮相关机械设备,社会的组织分别是:郓城县晓敏谷物种植合作社、郓城县宏锦种植专业合作社、郓城县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郓城县何建冠肉牛养殖场、郓城县凯顺农机专业合作社、郓城县恒泰农机专业合作社、郓城县诚家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郓城县满仓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山东雁泽源牧业有限公司、郓城县兴旺农机专业合作社、郓城县娴硕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郓城县五杰养殖专业合作社、菏泽康恒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郓城县敏杰粮蔬种植家庭农场、郓城县宏鑫农机合作社、郓城县聚元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郓城县作亮谷物种植家庭农场、郓城青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郓城县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

四、建设内容

(一)秸秆综合利用

我县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多元利用、农用优先、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试点建设内容。

1、推广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

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主要建设内容为秸秆粉碎后深耕环节。建立县、乡、村三级推进机制,县乡制定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乡村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宣传发动、全面落实秸秆直接还田各项措施,实施深耕面积8.895万亩。主要推进措施:一是明确实施主体。项目核心区秸秆精细还田实施主体是郓城县人民政府,各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组织项目区内所有村共同实施。本着易操作、易执行的原则,秸秆全量还田后深耕作业实施主体通过招标确定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具有深耕资质的服务主体。二是落实责任分工。在明确责任主体的前提下,落实实施主体的责任分工和目标任务,分别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深耕方案,明确深耕面积、标准以及补贴标准。县农业农村局建立深松深耕数据信息平台,根据平台数据认定中标的深耕服务组织的耕作面积。三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加大宣传力度,在项目区建立秸秆全量还田全覆盖推进机制,总结成功的经验模式,在全县推广带动秸秆还田并深耕工作的深化开展,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实施总面积8.895万亩,补贴深耕作业费每亩需资金60元用于补贴深耕、扶埂项服务。农民自筹秸秆还田资金40元每亩,旋耙两遍50元每亩。

秸秆腐熟还田项目总投资100万元,中央投资100万元。

秸秆腐熟剂技术指标:产品执行GB20287-2006标准,有效活菌数≥2.0亿/g,有效菌种解淀粉芽孢杆菌、黑曲霉及其他,形态:粉剂。主要用于深翻地块推广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技术。项目区实施面积8万亩,涉及深耕区域13个乡镇。每亩使用秸秆腐熟剂2公斤。

2、推广秸秆青贮技术

具体要求:土地性质合法、规模以上的养殖场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养殖场。

需提供材料:购置收贮设备或新建青贮池申请、养殖场营业执照、养殖场土地备案证明、养殖场平面图标注新建青贮池位置必须在土地备案范围内。

我县计划在仪发家庭农场、博辰牧业、郓城县锦钊养殖场、郓城融才牧业有限公司、郓城县犇彤牧业有限公司、郓城县辉亚牲畜养殖场、郓城国鸣养殖场7个养殖企业新建青贮池14678立方米,集中示范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鼓励企业大力发展饲草畜牧产业,帮助养殖企业建立“青贮饲料-饲养食草畜牧-综合利用秸秆”发展模式的长效机制。见表4-1

4-1 秸秆青贮能力建设方案

序号

实施主体名称

联系人及电话

新建青贮池面积(m3)

1

仪发家庭农场

李传分13705303667

1920

2

博辰牧业

仝辉辉18454085333

3000

3

郓城县锦钊养殖场

张良芳13153082000

1050

4

郓城融才牧业有限公司

晁岳新15552378599

2548

5

郓城县犇彤牧业有限公司

刘超稳15725701096

1500

6

郓城县辉亚牲畜养殖场

姚辉亚15063489911

1960

7

郓城国鸣养殖场

王圣国13406053411

2700

合计



14678

承担项目建设实施主体情况:

(1)郓城县锦钊养殖场位于郓城县李集镇张景龙村成立于1995年,法人代表张良芳,占地面积14亩,现肉牛存栏量320头,拥有标准化牛舍260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180平方米,水电设施齐全。南距济菏高速20公里,西距京九铁路10公里,环境优美,水资源优质丰富,交通便利快捷。一直以来,郓城县锦钊养殖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种养结合产业链,农作物秸秆用作养殖场的肉牛的青贮饲料,既确保了养殖场所养殖的肉牛牛肉内不含激素和药物残留现象,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情况,科学合理利用养殖粪污,实现了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建设内容:建设混砖结构青贮池1050立方米,年可增加700余吨全贮青贮玉米,

(2)山东博辰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办公地址:郓城县郓州街道葛营村,法人:仝辉辉,存栏肉牛3068头。

山东博辰牧业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种养结合产业链,农作物秸秆用作养殖场公司肉牛的青储饲料,即确保了山东博辰牧业有限公司所养殖的肉牛牛肉内不含激素和药物残留的现象,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情况,科学合理利用养殖粪污,实现了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建设内容:新建青贮池3000立方米,年可增加18000余吨全株青贮玉米,可增加1400头存栏。

(3)郓城县融才牧业有限公司位于郓城县城北8公里,程屯镇晁楼村南,西临聊商公路,交通便利,周边无工矿企业,畜牧养殖条件得天独厚。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注册资金26000万元,占地面积16余亩,共建设2栋标准化东西长110米、宽12米的牛舍,建筑面积2640平方米,仓库160平方米,场区设有办公室、财务室、兽医室、更衣室、消毒池、消毒通道,是一家以饲养肉牛为主的现代农业企业。目前现有员工6人,专业技术人员3人。肉牛存栏量420头,公司主要育肥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等优良品种。年收青储玉米饲料12000余立方米,增加了周边农民的收益。

建设内容:项目实施点,建设秸秆青储池2个,共2548立方米。项目实施单位可青储利用养殖场周边6000余亩玉米秸秆。

(4)郓城犇彤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办公地址:郓城县黄集镇七户屯村,法人:刘超稳,存栏肉牛600头。

公司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种养结合产业链,农作物秸秆用作郓城犇彤牧业养殖场公司肉牛的青储饲料,即确保了郓城犇彤牧业殖场公司所养殖的肉牛牛肉内不含激素和药物残留的现象,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情况,科学合理利用养殖粪污,实现了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建设内容:新建青贮池1500立方米,年可增加1680余吨全株青贮玉米,可增加336头存栏,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5)郓城国呜养殖成立于2018年,办公地址:郓城县陈坡乡瓦屋庄村,法人:史彦平,存栏肉牛320头。国呜养殖场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种养结合产业链,农作物秸秆用作国呜养殖场肉牛的青储饲料,即确保了国呜养殖的肉牛,牛肉内不含激素和药物残留的现象,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情况实现了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建设内容:建青贮池2700立方米,年可增加3000余吨全株青贮玉米,可增加300头存栏。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6)郓城仪发畜牧养殖家庭农场成立于2022年,办公地址:郓城县郭屯镇高庄集村,法人:李传分,存栏肉牛150头。农场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种养结合产业链,农作物秸秆用作仪发畜牧,养殖场公司肉牛的青储饲料,即确保了仪发畜牧养殖场公司所养殖的肉牛牛肉内不含激素和药物残留的现象,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情况,科学合理利用养殖粪污,实现了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建设内容:新建青贮池1920立方米,年可增加1500余吨全株青贮玉米。

(7)郓城辉亚畜牧养殖场成立于2019年,办公地址:郓城县黄集镇辛庄村,法人:姚辉亚,存栏肉牛220头。辉亚畜牧养殖场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种养结合产业链,农作物秸秆用作辉亚畜牧养殖场肉牛的青储饲料,即确保了辉亚畜牧养殖场所养殖的肉牛牛肉内不含激素和药物残留的现象,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情况,科学合理利用养殖粪污,实现了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建设内容:新建青贮池1960立方米,年可增加2000吨全株青贮玉米。

(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1、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遵循“疏堵结合”的理念,按照“政府推动、各经营主体参与、市场运作、财政补贴”的原则,以乡镇、村、企业或经纪人为主体,建设秸秆收储站点,秸秆收集储运综合服务,积极发展打捆压块和储存运输全程机械化,建立起秸秆收储长效体系。

郓城县远华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办公地址:郓城县唐庙镇李桥村,法人:李显,郓城县远华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占地60亩,建设的1500㎡标准仓一座,仓容4000万吨,车间4000㎡,烘干塔两座,农业生产机器数十台,秸秆深加工设备3套,全县6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内,内设农业服务大厅、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农机作业、粮食收储烘干、销售、农技培训等服务项目。服务周边3个乡镇、多个行政村。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服务规模化,积极参与粮食高产创建,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开展以小麦、玉米为主的耕、种、管、收、售等综合服务。不断完善“菜单式”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发展订单种植,在村级建设土地托管服务站,实现统一运作模式,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耕作标准,统一销售加工,统筹第推进种肥供应、测土配方施肥、深耕深松、机种机收、划片管理(田间管理)、统防统治、节水灌溉、粮食烘干、农技培训等方面综合服务,全面落实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新模式。

郓城县远华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创新秸秆利用模式,农作物秸秆用作牛、羊养殖场饲料等。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的情况,科学合理利用秸秆,实现了收储一体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已达到收储加工利用秸秆20000吨规模。

计划增加小麦、玉米秸秆深加工牛羊饲料设备:秸秆压块机一台27.6万元、秸秆揉丝机一台28.4万元。

2、秸秆机械补贴

补贴购置玉米秸秆茎穗兼收机械9台,秸秆打捆机15台,揉丝机、压块机各一台,共计26台。详见表4-2:


表4-2秸秆收储设备及收储组织机械购买明细

序号

秸秆收储设备

购买补贴

数量

单位

型号

地点

社会组织名称

总资金

(万元)

补贴

(万元)

自筹

(万元)

1

茎穗兼收机

1

迪马4YZJ-4B

随官屯镇前庄村

郓城县晓敏谷物种植合作社

34.5

10.4

24.1

2

打捆机

2

海阔9YH-1.25A6

武安华营村

郓城县宏锦种植专业合作社

49

14.7

34.3

3

打捆机

2

优牧达9YG-1.4S

武安马屯村

郓城县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

53.6

16.1

37.5

4

茎穗兼收机

1

迪马4YZJ-4B

双桥唐庄村

郓城县何建冠肉牛养殖场

34.5

10.4

24.1

5

茎穗兼收机

1

迪马4YZJ-4B

玉皇庙镇孙庄

郓城县凯顺农机专业合作社

34.5

10.4

24.1

6

茎穗兼收机

1

迪马4YZJ-4B

水堡乡肖垓村

郓城县恒泰农机专业合作社

34.5

10.4

24.1

7

打捆机

1

沃德9YGQ-1360A

李集胡楼村

郓城县诚家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16.5

5

11.5

8

茎穗兼收机

1

迪马4YZJ-4B

李集罗楼村

郓城县满仓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

34.5

10.4

24.1

9

茎穗兼收机

1

迪马4YZJ-4B

唐庙镇陈南村

山东雁泽源牧业有限公司

34.5

10.4

24.1

10

茎穗兼收机

1

福格森4YZ-4QA

侯咽集镇密桥村

郓城县兴旺农机专业合作社

36

10.8

25.2

11

茎穗兼收机

1

福格森4YZ-4QC

侯咽集镇枣杭村

郓城县娴硕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30

9

21

12

茎穗兼收机

1

迪马4YZJ-4B

程屯镇唐庙村

郓城县五杰养殖专业合作社

34.5

10.4

24.1

13

打捆机

2

海阔9YH-1.25A6

黄安钢王村西

菏泽康恒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49

14.7

34.3

14

打捆机

1

海阔9YH-1.25A6

陈坡孔尹庄

郓城县敏杰粮蔬种植家庭农场

24.5

7.4

17.1

15

打捆机

1

海阔9YH-1.25A6

丁里长张庄

郓城县宏鑫农机合作社

24.5

7.4

17.1

16

打捆机

2


海阔9YH-1.25A6

玉皇庙镇蒋庙村

郓城县聚元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49

14.7

34.3

17

打捆机

2


海阔9YH-1.25A6

双桥镇新梁垓

郓城县作亮谷物种植家庭农场

49

14.7

34.3

18

打捆机

2


海阔9YH-1.25A6

程屯肖南

郓城青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9

14.7

34.3

19

打捆机

1


海阔9YH-1.25A6

程屯南钱

郓城县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

24.5

7.4

17.1

20

揉丝机、压块机

2


HH2900、HH300*400

唐庙镇李楼村

郓城县远华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56

16.8

39.2

合计


26




752.1

226.2

525.9


3、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深耕平台建立、标识牌设立、技术培训与宣传发动等

(1)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农作物草谷比及可收集系数测算。

对我县主要种植农作物草谷比、可收集系数进行监测测算,为秸秆资源台账关键系数调查核算提供基础支撑。结合主要种植模式,选择种植方式为小麦-玉米轮作地块,布设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位,开展秸秆还田效果监测与评价。进行秸秆还田技术类型包括:无秸秆还田、覆盖(免耕)还田、翻埋还田。其中,覆盖(免 耕)还田、翻埋还田增设不同还田量处理和还田时间处理,不同还田量处理设置4个梯度(无还田、半量(50%)、全量(100%)和倍量(200%));不同还田时间处理增加1年半量/1年不还田的最适还田年限试验。

(2)开展秸秆资源和利用情况调查,展示基地标牌制作,社会化服务等。

建设实施深耕数据信息采集平台建设及维护,监测服务组织深耕作业的标准及面积,标牌制作安装、进行秸秆资源台账调查等。宣传发动与技术培训,由郓城县农业农村局承担。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积极创新服务机制。组织秸秆资源化利用培训,引导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基地技术骨干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和技能。指导基层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秸秆利用“五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秸秆综合利用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唐庙李桥、黄集七户屯设标识牌两个。

(三)建设标准

1、秸秆处理

在玉米成熟后,使用带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联合收割机一边收获玉米,一边将玉米秸秆粉碎,并覆盖地表。玉米秸秆粉碎长度小于5厘米。秸秆粉碎后,增施秸秆快速腐熟剂,每亩2公斤,另外施肥时每亩增施撒施尿素5公斤以调节碳氮比加速秸秆腐熟。

2、深耕整地

采用大马力拖拉机带犁铧耕翻,深度在25厘米以上,作业铲最大宽度不超过60厘米,来回作业间距最大不超过60厘米,再用旋耕机械进行旋耕2遍,旋耕深度大于15厘米,使粉碎的秸秆深埋并与土壤充分混合,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