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政策法规 » 正文

新疆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解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0  浏览次数:1089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新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制定出台《2022年自治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今年各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出了要求,并对具体项目的实施作了明确规定。


u=3886259650,1315324934&fm=253&fmt=auto&app=138&f=PNG.webp

      划重点

肥料化 饲料化 燃料化

麦草、稻草、棉秆、玉米秆、葡萄枝……我区农作物秸秆种类多、数量多、分布广。如何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

《方案》提出,今年各地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多元利用、农用优先,要综合考虑作物品种、种养结构、地理气候、生产生活用能等,因地制宜确定秸秆综合利用结构、方式和主攻方向,重点放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领域。

用秸秆生产肥料、饲料,一般人还好理解;用来生产燃料,则会让人产生疑问:是不是用作农村生活烧柴,一烧了之?

当前,我区仅棉花秸秆每年产量就达1000万吨以上。加上其他秸秆,农村生活烧柴实际上无法消化如此巨量的秸秆,而且会产生烟尘污染。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燃料化,指的是把秸秆粉碎后压制成固化燃料,用作工业和民用用途。

2021年,新疆建材行业协会组织召开水泥窑利用棉花秸秆替代燃料技术交流会。与会专家们认为,用棉花秸秆替代燃料生产水泥的技术已经成熟,成为破解秸秆处理难题的可行途径之一。

这项技术,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需要加强科技攻关,重点解决棉花秸秆利用水平低的难题。《方案》提出,要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模式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样板,引导全区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步伐。这些要求,为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育主体

构建覆盖县域全网络

在尉犁县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新疆绿洲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在秸秆制作有机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公司以“秸秆+畜禽粪便”为原料,建成了年生产10万吨有机肥、10万吨水溶肥、3000吨微生物菌剂的生产线。经检验,用秸秆和畜禽粪便合成生产的有机肥可疏松土壤,减少板结,保护耕地地力,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是主体。《方案》提出,坚持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大力培育秸秆“收、储、运、供、用”主体,构建县域全覆盖的秸秆收储和供应网络,打通秸秆离田利用瓶颈。围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领域,发展一批市场化利用主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

推动秸秆综合利用,要典型先行。《方案》提出,拟推介玛纳斯县国家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利用样板县。在具体落实方面,玛纳斯县要在县域范围内,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措施、政策措施、技术措施、考核措施,实现秸秆的全部利用。

对其他县市,《方案》提出,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考虑秸秆资源种类、产量,秸秆产业基础优势、发展布局,以及禁烧区域、农民意愿、运输半径等多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就地就近,统筹安排秸秆多元利用优先时序,合理编制实施方案,避免资源闲置或过度竞争。

强基础

推广综合利用新技术

按照《方案》,今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工作目标是:因地制宜确定秸秆综合利用的结构和方式,配套完善利用制度、出台扶持政策、强化保障措施,扶持培育一批秸秆收储运、加工利用市场主体,形成政府、企业、农户共赢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我区秸秆资源化、商品化、产业化利用,秸秆高水平利用长效机制不断健全。

《方案》要求,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因地制宜推进秸秆多元利用,不断提高秸秆产业化、高值化利用水平。重点推动秸秆肥料化利用提档升级,大力推广规模化、商品化秸秆有机肥制作等。培育秸秆商品饲料化生产主体。推广秸秆固化成型、打捆直燃等燃料化利用项目。支持以农作物秸秆做食用菌基料和水稻育秧、花卉、苗木和草坪基质的生产经营主体,扩大秸秆基料化生产规模。鼓励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建材、板材、编织、创意工艺品等。

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加强研究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方案》要求,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技术力量,组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研发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总结凝练县域工作模式,扩大推广范围,放大示范效应,推进《自治区“十四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实施,重点体现整县推进和全量利用,并量化分解指标任务;在实施内容上,要立足资源禀赋,拓宽利用途径,合理布局秸秆利用产业和收储运体系;在工作机制上,要明确考核方法和责任分工;在政策支持上,要配套可持续运行的保障措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