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政策法规 » 正文

广西钦州市2022年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实施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5  浏览次数:763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厅发20227号)《中共钦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钦办通20227号)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市水稻玉米单产水平,挖掘水稻玉米增产潜力,增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保障粮食稳定供给,根据《自治区党委农办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2022年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发202250)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良种良法良机良地融合发展,促进水稻玉米面积、单产和产量同步提升,确保完成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二、主要目标

(一)实现水稻玉米单产明显提升。通过攻关行动,2022年全市水稻、玉米平均亩产较2021年提升2%以上分别提升382.95公斤/亩和339.04公斤/亩以上。

(二)打造高产攻关示范片。全市创建水稻高产示范片8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1.8万亩(按照各县(区)种植面积分任务,具体见附件2),示范片平均亩产要高于当地同等条件地块10%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加良种推广

1.水稻。大力推广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早造宜选用熟品种,如特优808、特优1168、旱优78昌两优馥香占、壮香优1205、广8优香丝苗等;晚造宜选用熟品种,如野香优9桂育12丰田优1999、又香优龙丝苗等。(所推荐品种具体见附件3,排名不分先后,各县(区)可视各品种在当地的表现选择本地主推品种)。

2.玉米。因地制宜选用抗性好、耐密性、宜机收、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质品种。其中,水肥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选用生育期较长、耐水肥、产量高的品种,如正大808、庆红509、恒玉821等。土壤肥力中下,管理较粗放的丘陵山地宜选用耐贫瘠的品种,如桂单162桂单0810迪卡008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荐使用经审定的紧凑或半紧凑型品种,如青青500、青青700、宜单629等。(所推荐品种具体见附件3,排名不分先后,各地可视品种在当地的表现选择本地主推品种)。

(二)加良法应用

1.水稻。围绕高产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推广旱直播、水直播、机械直播、塑盘壮秧剂育秧、集中育秧、防寒育秧、抛秧、机插秧、合理密植、三控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机械化插秧侧深施肥、绿肥种植还田、一攻三喷防早衰、秸秆还田等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在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溉条件较好、光照充足、农民素质较高的地区推广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通过精确选种、定密、施肥、管水、防控病虫,大幅提高水稻单产。在土壤肥力等条件一般的地区推广两增一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增密、增钾、调氮的方式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春季干旱田块地区推广水稻旱直播技术,通过精确选种、播种、除草、施肥等方式提高水稻单产。

2.玉米。重点推广地膜覆盖保墒栽培、作物秸秆覆盖免耕栽培、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一增三改、重施攻苞肥等玉米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稀植品种为耐密型抗倒高产品种;改偏施氮肥为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施的方式;改肥料表施为肥料深施。节约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效率。

(三)提高农机化水平

各地根据地形、田块条件,选择适宜机型,大力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插秧、有序抛秧、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移动烘干、秸秆综合利用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提高丘陵山区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试验示范,通过机械化穴播等增密。争取全年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以上;玉米高产攻关示范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0%以上。

(四)抓好关键期管理

1.水稻。秧苗期主攻壮秧,保持秧畦湿润,早施断奶肥,施好送嫁肥送嫁药。移栽后立即建立浅水层,精准控制水层高度。分蘖期视土壤肥力及苗情及时施用氮肥,田间要保持水层,提高一、二类苗比例。中后期加强水分管理,够苗及时露晒田,拔节复水并视情况施用穗肥,促进水稻颖花分化增大稻穗,幼穗分化第六期和抽穗扬花期间,保持浅水层,抽穗扬花结束后保持干湿交替,收割前7天逐渐排干水,便于机械收割。

 2.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并补施水肥1次; 34叶左右间定苗及除草;长至79叶即拔节,视苗情追施攻秆肥;大喇叭口期,重施攻苞肥,结合施用攻秆肥和苞肥分别进行小培土和大培土。抽雄至授粉灌浆期为需水临界期,要严防卡脖子旱,如遇台风、暴雨天气,注意排涝防渍防倒伏

(五)开展示范片创建

每个县(区)均要创建不同面积要求的高产攻关示范片(详见附件2),建设高产攻关示范片的总面积要占到各县(区)示范创建任务面积的5%以上。每个县(区)要将高产攻关示范片任务分解落实到镇、到村、到田块。示范片要求相对集中连片,交通便利,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集中示范适合当地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要确保高产攻关示范片高产品种高产技术覆盖率100%,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覆盖率100%。实行领导包片认领创建示范片活动,市委农办、农业农村局领导、相关科(站)负责人,各县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局领导、相关股(站)负责人等要带头认领创建一定面积示范片。

(六)提升耕地质量

优先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成为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加强中低产田(地)改造提升,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和粪肥还田,加强酸化耕地治理,改良土壤结构。加大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等技术示范推广,稳步提升耕地质量。

(七)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

实施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密切监测重大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县级专业站不少于10期),扎实做好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工作,力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水稻抓住关键时期:一是育秧期及本田分蘖前期做好苗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防治;二是中后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跗线螨、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曲病。玉米重点防范苗期、心叶期和穗期病虫害:苗期以防治草地贪夜蛾、蚜虫、玉米螟为主,局部地区注意做好暴发性的玉米铁甲虫、粘虫的应急防治;心叶期和穗期以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大小斑病为主,兼治蚜虫、粘虫、蓟马等。

(八)强化农业防灾减灾

加强农业、气象、水利等部门联合会商和应急调度,提高农业自然灾害预警、预防与治理能力,降低低温、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对水稻玉米生产造成的损失。加强灌溉系统水资源库容、调度的优化与管理,提高灌区抵御旱灾能力。进一步优化调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布局,合理利用空中水资源,减轻干旱、冰雹对水稻玉米生产的影响。加强种子(苗)、农资等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调运调剂,提高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争取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及资金保障。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粮食补贴政策,保持农民种粮积极性。市本级统筹安排一定资金发展粮食生产。支持各县(区)整合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粮食生产激励、双季稻轮作补贴等项目资金用于水稻玉米高产攻关。扩大水稻玉米政策性保险覆盖面,示范片要100%参保。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园、特优区、产业强镇等项目优先支持粮食产业。

(二)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着力培育新型水稻玉米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能人、种植大户通过流转土地从事水稻玉米生产,鼓励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种粮。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大力培育高素质粮农。大力发展新型水稻玉米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水稻玉米生产提供耕整地、播种、育秧、插秧、植保、机收、烘干、仓储等全产业链服务。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农用设施用地、水、电和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三)加强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加强水稻、玉米等产业技术服务,在关键时节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创新团队专家、基层农技人员作用,深入生产一线或线上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指导服务。各县(区)要统筹调配好基层农业农村部门工作力量,优化存量、补充增量,配齐配强专业人员,确保农业技术人员专职专用,实现定责定岗定人。结合科技特派员活动、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活动,强化人员培训、技术推广等工作,建立农技人员包片实地指导机制,确保高产技术落细落实落地。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本级成立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由委农办、农业农村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农业农村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由农业农村机关有关科室属有关单位组成,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种植业科粮食生产专班),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各县区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方案,成立相应组织领导和技术服务机构,统筹协调指导本地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措施落实。

(二)严格考核评估。将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工作列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列入2022年度粮食生产激励评价评分指标体系,严格考核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将不定期对各县(区)水稻玉米高产攻关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示范片建设进行验收考核,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实施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及时通报评估结果。对工作落实迅速、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的进行通报表扬,并优先安排相关项目资金;对工作落实迟缓、措施不力、成效较差的通报批评,向自治区反馈情况扣减相应项目资金。

(三)加强宣传引导。时总结推广各地水稻玉米高产攻关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技术普及率,调动农民参与高产攻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营造社会良好氛围。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充分发挥示范片、粮食重点县的辐射带动作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