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疏堵结合”打通秸秆利用“最后一公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29  浏览次数:731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东北黑土地春耕在即,田间秸秆如何处理再次成为焦点。露天焚烧秸秆及根茬残余物,不仅污染空气,还极易引起火灾,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为防止秸秆露天焚烧造成大气污染,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秸秆“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规定。“各人看好自家田,确保露天不冒烟”……在农村可以看到关于禁烧秸秆的宣传标语,各地采取了人防、技防等多种手段,加大对秸秆禁烧的监督和查处力度,通过多举措落实管控责任。

 

 

与此同时,各地积极探索秸秆处理新思路,加强供需衔接,提高技术支撑,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包括秸秆还田、编织成工艺品等。

 

 

尽管如此,限于成本、运输、技术等条件,一些地区的田间秸秆依旧是农民难以处理的麻烦,只能一烧了之。面对“一纸禁令”,部分基层干部感觉“压力山大”,每到三四月份,他们都要严防死守禁止焚烧秸秆。

 

 

堵不是办法,疏解才是必由之路。如何为秸秆寻找到市场?如何解决秸秆利用的成本问题?如何算好生态账和经济账?……这一连串问题成为秸秆处理的必答题。各地要主动作为,可以通过提高补贴标准、引入社会资本或高新企业等方式,促进秸秆禁烧与秸秆高效利用有效衔接。

 

 

当前,已经出现露天焚烧秸秆及根茬残余物的地方,应深入查摆是否存在秸秆综合利用的短板,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从农民视角认真思考如何打通秸秆综合利用“最后一公里”,从而实现洁净空气、增加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