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行业呼声 » 正文

今日谈:秸秆为何烂在了收购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13  浏览次数:878
 有群众最近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反映,某县为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安排收购秸秆,再卖给电厂发电。结果电厂拒收秸秆,导致各收购点大量秸秆堆积腐烂,造成巨大损失。轰轰烈烈开始,冷冷清清“烂尾”,引来群众埋怨。

本应是惠及多方的民生项目,为何却演变成“伤民工程”?如果电厂因为成本高企等原因不愿配合,为什么一开始硬要“拉郎配”?项目出了问题,百姓有了意见,为什么找不到人解决?说到底,是工作中缺了个“实”字。

农田水利设施只管建不管用,安居工程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类似的民生项目“烂尾”问题引人深思:保障和改善民生见之于心,更要付诸行动,承诺惠民就要负责到底。上下不对称、前后不衔接、口惠实不至,都不可能得到群众认可。最好的落实,是落实到老百姓心里;最好的用心,是以百姓之心为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