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超过91%(2022秸秆中国行之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02  浏览次数:866
 

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超过91%。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3日发布消息,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黑龙江省每年产生约9000万吨农作物秸秆,秸秆利用率也越来越高,通过秸秆还田、秸秆颗粒、秸秆发电等多种途径,今年,该省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超过91%,秸秆还田率将超过66%。

在黑龙江的水稻种植区,水稻秸秆还田形成了保护黑土地的 " 三江模式 ":在水稻收割时,收割机会安装粉碎抛洒设备,将水稻秸秆粉碎至 10 厘米以下,均匀抛洒,再用旋耕机旋地,把秸秆均匀混埋于 20 厘米耕层之中。第二年春天泡田整地时,该省作业时用带有切压装置的搅浆平地机进行搅浆作业,将秸秆进一步切压搅匀到 20 厘米耕层内,达到待插状态。

除了水田,黑龙江旱地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的用途稍有差异。大豆秸秆由于蛋白质含量高,基本上都被用作牛羊饲料。玉米秸秆用途更为广泛,秸秆还田、秸秆肥料、秸秆燃料、生物质发电都能用上玉米秸秆。针对旱地,以玉米秸秆粉碎、有机肥混合深翻还田,结合玉米—大豆轮作为关键技术的“龙江模式”,成为黑土地保护的又一重要模式。

目前,黑龙江省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6%,通过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在缓慢上升。秸秆还田后,其秸秆分解率为75%,剩下的 25% 成为半分解状态,对农业生产无任何影响。秸秆粉碎还田时,通过深耕、深翻还有助于打破犁底层,起到了耕作层梯次加深、厚沃增肥的效果。

秸秆还田实际上属于秸秆肥料化利用的范畴,是保护黑土地的重要做法,在黑龙江秸秆综合利用中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黑龙江农作物秸秆产量 9100.9万吨,可收集量7782.8万吨,其中,秸秆还田量5617.2万吨,还田率达到72.81%。

目前,黑龙江的秸秆综合利用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超过 91%,秸秆还田率将超过66%,基本形成了肥料化利用为主,饲料化、燃料化稳步推进,基料化、原料化为辅的综合利用格局。未来,该省将继续增加秸秆综合利用的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扩大秸秆综合利用的广度、深度,让秸秆创造更多价值,助推农业现代化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