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郊乡南边村青山秀养牛专业合作社,打包的秸秆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牛棚内,壮硕的母牛正在津津有味地“争抢”着新鲜的“口粮”。
青山秀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郎书斌:
存栏就是繁殖母牛,是一百多头,像每个牛一天就是35斤至50斤。
将秸秆加工成饲料,不仅有效提高了饲料质量,还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成本。
青山秀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郎书斌:
秸秆是去老百姓的地里面收回来,然后是运输回来,运输回来(进行)粉碎,打包、混上发酵剂,经过45天以后自动发酵,这样牛吃上更有营养价值。能省一部分精饲料,最起码每头牛一个月能省到五百至六百。
以前每年秋季在收获完玉米后很多村民会选择就地焚烧秸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政府明令禁止,大多数人就将秸秆粉碎还田,但秸秆粉碎还田需要耗费的人力和机械成本较高。为推动秸秆回收再利用,古郊乡积极鼓励能人大户回乡创业,引导农户发展养殖产业,将玉米秆加工成养殖的优质饲料,仅一家专业合作社就可消耗全乡多半玉米秸秆。
青山秀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郎书斌:
村上不够,是在全乡的,全乡的收过来了就差不多够了,光村上的不够。
青山秀养牛专业合作社员工 李俊方:
我在养牛场上工作一天能挣150元左右,自己在家种的有地,还能免费收入(秸秆),我也很省事,以前秸秆都是燃烧,现在也不用烧,再利用对环境也很好。
古郊乡作为我县的农业大乡,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每年有8000多亩田地产生秸秆,该乡通过引进牛羊大户,将秸秆变废为宝,各养殖场订单式收购秸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既满足了企业自身的生产需求,又杜绝了本地及周边地区因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青山秀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郎书斌:
咱们这个地是梯田式的,大型机械没法进,全部靠人工搂,所以说成本很高,政府也重视这一块,正好是把取上的秸秆一收了,然后护林防火,扔的乱七八糟、或者是环境,完全是转换成饲料就是干干净净的,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