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上海市青浦推出2.0版“秸秆还田”新举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10  浏览次数:1575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上海市青浦区推出了2.0版的“秸秆还田”新举措,成效显著。不仅做到零污染,更能变废为宝

夏季是春播玉米的成熟期,大量玉米杆堆积不仅吸引蚊虫更影响环境,考虑到垃圾装运车不再回收农作物秸秆的因素,王仙村点“草”成金,6月26日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新举措——“秸秆还田”回收利用计划,每月可以处理5吨左右的秸秆,受到了村民的广泛点赞。

创新巧思,变废为宝

随着玉米夏收的结束,各地田间地头出现了大量秸秆,该如何处理闲置的秸秆,令王仙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刘瑞峰头疼不已。“一开始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清运处理,在得知街道社发中心有树枝粉碎机后,我们请电工师傅做了一些改良处理,并组织村里党员志愿者将秸秆归集到一处进行碾碎,然后作为天然有机肥料撒进了公益林。”刘瑞峰表示。小小的一个改良,不仅解决了村民们农作物秸秆无处堆放又不能焚烧的两难问题,更大大节省了清运处理的人力物力。

一物多用,点“草”成金

为了发展林下经济,王仙村在公益林种植了一批名贵食用菌品种——赤松茸。刘瑞峰介绍:“我们经过考察发现,秸秆是蘑菇类农作物的主要培养基,不仅高产,而且更环保,收获期结束后,废弃的培养基还可作为优质肥料,轮作其他农作物。”碾碎后的秸秆不仅让秸秆摇身一变,就地变废为宝,更促进了王仙村林下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智”理环境,变堵为疏

王仙村的部分河道紧靠居住区,不少村民经常随手将秸秆倒入河中,对河道直接造成了污染。“秸秆还田”回收利用计划不焚烧,零污染,不仅大幅度提高村内环境、推进河道的养护,更有效的将秸秆转变成了有用的绿色循环资源,变废为宝,变堵为疏,探索出了一个集肥料与培养基于一体新方法。

“秸秆还田”的举措看似平淡,既巧妙安置了农作物垃圾,又形成了绿色循环资源,创新巧思让我们看到了环境整治的无限可能。正值“创全”之际,王仙村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条件,在保证增产增收的前提下,让秸秆还田、粮食稳产、农民舒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