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河南柘城:秸秆回收再利用 变废为宝促增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11  浏览次数:693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 柘城县洪恩乡柿黄集村村民宋春丽高兴地说:“这两天为柘牛农牧养殖场运送秸秆小方梱,一天挣了将近400元,再拉两趟活,购买玉米种的钱,就挣到手了”。


今年麦收期间,位于柿黄集村的河南柘牛农牧有限公司三牧分公司主动联系秸秆打捆机,免费为群众进行田间打捆,打捆好的麦秸由村民运送到养牛场,柘牛农牧有限公司按照一捆麦秸一块钱的标准为群众发放,既解决了村民处理秸秆的烦心事,又为他们增加了收入,此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这个金点子还要归功于河南柘牛农牧有限公司生产主管陈文硕,他是一名7年党龄的年轻党员,在柘城三年多的时间里,与村民结下了深厚感情。他说,公司在年初就有了回收群众秸秆的想法,这样既能让农民增加收入,减少浪费,又能够降低公司养牛的成本,增加饲料储备。陈文硕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利用打捆机回收秸秆的方案是可行的。这个方案很快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


由于当地群众有秸秆还田的习惯,加上当地打捆机较少,所以在此期间寻找打捆机,成了陈文硕面临的一大难题。他千方百计利用自己多方面的关系,最终联系上了两台打捆机。一般情况下,一台打捆机一天可以打1600捆秸秆,大约400亩地,每捆两块钱的费用由河南柘牛农牧有限公司全部买单,打捆好的秸秆由村民运送到养牛场,并按照捆数为村民发放计件工资,极大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陈文硕等人也一直忙碌在施工第一线,帮助村民及时调度打捆机,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为夏收夏种争取时间。


柿黄集村90%的秸秆,都由村民运送到了牧场,仅6月5日短短一天时间,河南柘牛农牧有限公司三牧分公司共收到2600捆小麦秸秆,合计37吨,为群众发放工资2600元。 小麦秸秆通过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不仅让企业获得了收益,也让农民从中得到了方便和实惠。

据了解,河南柘牛农牧有限公司是柘城县委县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全县共有六个牧场,也是国内首家在中原地区建立人工草地的肉牛养殖基地,所引进的澳大利亚安格斯牛,主要采用放牧加补饲一部分干草和精料的方式进行喂养。公司负责人说,这个农牧项目落户柘城对于增加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就业,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吸引、带动、服务回乡创业青年将发挥重要作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