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产业新闻 » 正文

家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后“变形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5  浏览次数:584
         中国秸秆网综合报道,我老家在农村,麦秸秆算是随处可见的平常东西。


                    16277484_969051

       小时候,每年的五月,打麦场上最热闹。金黄的小麦一担担被人们挑回家,那是村里最动人的景象之一。用麦秸秆烧火做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也有细心的人家,把麦秸秆挽成一把把的,整整齐齐地摆在屋檐下。“每根麦秸秆上,都曾结过麦子,乱扔了可惜。”奶奶经常这样说。

印象中,用麦秸秆烧火做饭有好多年了。参加工作后,老家的条件渐渐改善了,家家用上了沼气灶,柴火灶渐渐退出了农家生活。再也没人把麦秸秆拉回家当柴火。于是,麦秸秆都堆放在田地里,一把火烧了当肥料。每年麦收时,到处浓烟滚滚,烟尘弥漫。

后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步提高,烧麦秸秆的事情少了许多,但年年还是有,直到老家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才彻底没人烧了。一时间,如何处置堆积如山的麦秸秆,成了头痛的话题。但好在老家相继建起了一些相关企业,如红薯加工厂和草帽厂、饲料厂等等。昔日一烧了之的麦秸秆,现在成了“宝贝疙瘩”,既可以做草帽,也可以当饲料,有多少要多少,简直供不应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跟农产品有关的产业越来越多,一些“废物”立马变成了宝贝。如红薯藤和花生秧,都是上好的饲料。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纷纷成了抢手货。

随着老家的第一家农业生态园的建成,麦秸秆再次被派上了大用场,稻草垛、打麦场样样都有。人们坐在麦秸秆搭成的草棚里,带着麦秸秆编成的草帽,用麦秸秆编制各种艺术品,成为村里最美的风景。麦秸秆光滑柔韧,适合编织,在老家,乡亲们用粗糙的大手,灵巧地编织各种图案,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很快,各种麦秸秆编织品被挂在网上销售。习惯了在田地劳作的父辈们,纷纷转型学编织,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新农村幸福的生活。父亲知道我喜欢钓鱼,特意为我编了一顶麦秸秆斗笠,又大又轻,戴着去钓鱼特别舒服。

老家麦秸秆的“变形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