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农作物秸秆无废化处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无废城市创建”为目标,以“还田为主、多化并举、全量利用”为导向,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支持”的途径,大力推进秸秆资源化、产业化利用,提高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特别是提高秸秆离田利用量,优化我市秸秆利用结构。构建秸秆全量利用长效机制, 2020年全市各县(市、区)新建一处及以上秸秆收贮网点,每个收贮点秸秆收集覆盖面积不小于3000亩、收贮能力不小于200吨,秸秆综合利用目标率超过96%,其中离田利用量不低于16%。
二、主要措施
(一)加快构建秸秆收集贮运体系
秸秆收集贮运体系是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目前制约我市秸秆离田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培育秸秆收集打捆队伍,构建以需求为引导,利益为纽带,政府扶持、企业主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市场化运行的秸秆收集贮运体系。重点在秸秆利用主体周边区域建立秸秆储存基地,提高秸秆粉碎、收贮、运输能力。将粉碎、捡拾打捆等秸秆利用机械列入政府补贴农机目录,同时帮助解决收贮、加工、管理用房等必须的配套用地。
(二)扎实推进秸秆利用台账系统建设
为准确掌握农作物秸秆产生与利用情况,建立各县(市、区)年度秸秆产生量台账、利用量台账,开展企业、农户秸秆利用情况等台账基础数据调查,推进秸秆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根据我市主要农事季节,确定各县(市、区)上报报表和时间分别为:6月15日、8月31日、12月20日和次年4月30日前向市级报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台账、利用量台账、利用水平计算表、企业秸秆利用调查表、农户秸秆利用情况调查表和企业秸秆来源登记簿。(详见表1-6)
(三)全面推行秸秆机械粉碎还田
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是综合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推广选用带茎秆切碎和抛洒装置、全喂入或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业,便于秸秆还田和埋茬。加强农机信息、技术服务,组织市内、市外专业队伍开展机械收割、加工、运输活动,扩大实施以水稻秸秆为重点的机械粉碎还田,实行全量或部分粉碎还田。相关秸秆切割、粉碎、翻耕等机械,在国家农机补贴标准上再给予一定比例的上浮。各县(市、区)按秸秆全量还田面积,给予农机作业组织一定的作业补贴。
(四)优化利用结构,提升利用能力
1.推广秸秆在竹笋培育上的覆盖还田应用模式。秸秆覆盖毛竹、雷竹栽培竹笋具有秸秆利用量大、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在毛竹、雷竹主产区,需要根据秸秆覆盖利用时间集中、要求秸秆质量较高等特点,重点做好秸秆收贮工作,全市年秸秆数量不低于10000吨。建议重点在嵊州、柯桥推广。
2.秸秆加工有机肥利用。推广秸秆堆沤发酵制取有机肥实用技术,在嵊州甘霖等地建立茭白秸秆堆沤发酵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将茭白等农作物废弃物收集堆沤,通过好氧发酵制成有机肥实现废物循环利用。依托绍兴市已有的有机肥加工企业,利用收割打捆一体机实现新鲜秸秆收集,大力推进秸秆加工有机肥利用工作,拓展秸秆利用途径、降低企业原料成本,减少作物种植时的化学肥料投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建议重点在诸暨、上虞、嵊州推广。
3.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化利用。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销售价格在1000元/吨左右,主要用于取暖、生活炉灶、工业锅炉、生物质发电厂等,是秸秆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由于生物质颗粒加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电机,用电成本高昂,需给予适当的电费优惠扶持发展。建议重点在上虞推广。
4.秸秆饲料化利用。薯类、玉米、茭白、稻草等秸秆通过网点收集→切碎→青贮打包机打捆包膜→机械化装运→青贮酸化期→取用喂牛、羊模式,可增加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秸秆转化率。由于秸秆产生时间集中,而牛羊每日消耗秸秆量基本稳定,所以需增加秸秆青储能力。将秸秆青储窖纳入补贴,有利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建议重点在越城、上虞、诸暨推广。
5.秸秆基料化利用。以水稻、茭白秸秆和桑、果树枝条为原料生产食用菌,菌渣又可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形成“秸秆→食用菌→菌渣→有机肥”或“秸秆→基质→有机肥”的循环模式。需要保证堆放场地,重点在诸暨、新昌推广。
6.引导多形式还田利用。对于交通所限的山区、零星地块等不宜机械收割地区,要尊重农民种植习惯,探索把禁烧与涉农奖补政策挂钩,进行约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禁烧宣传和技术指导同步,因地制宜引导秸秆就地覆盖、生物腐熟、错时堆放、行间铺草等各种方式还田。拓宽异地离田利用渠道,提倡水果、畜禽、竹笋、林木等园地覆盖,发挥秸秆增肥、保水、抗旱、抑草等综合效益。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责任主体,要把秸秆综合利用纳入对各级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街道)、到村、到田头地块、到生产主体。
2.加大政策扶持。要把机械化粉碎还田、能源化利用、基料化利用、中小规模综合利用作为利用和扶持重点,将秸秆综合利用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政府扶持、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3.加强科技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鼓励秸秆利用技术的产业化。加强农作物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捡拾打捆为一体的农业机械研发和技术集成,争取在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以及工业化利用关键技术、设备上取得新突破,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研究制定并严格执行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标准。
4.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横幅、公开信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意义,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增强秸秆禁焚与利用意识。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使秸秆利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来源。
四、考核办法
秸秆综合利用相关考核以完成秸秆利用率超过96%为前提,离田利用率高低作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考核排名的主要指标。
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台账登记表(表1)
填报单位(盖章): 年度:20 年 计量单位:亩、吨
作物种类 |
农作物播种面积 |
农作物产量 |
草谷比 |
理论资源量 |
收集系数 |
可收集资源量 |
合计 |
— |
— |
||||
一、水稻 |
— |
— |
||||
其中:1早稻 |
||||||
2单季稻 |
||||||
3双季晚稻 |
||||||
二、小麦 |
||||||
三、玉米 |
||||||
四、薯类 |
— |
— |
||||
其中:1马铃薯 |
||||||
2甘薯 |
||||||
五、木薯 |
||||||
六、花生 |
||||||
七、油菜 |
||||||
八、豆类 |
— |
— |
||||
其中:大豆 |
||||||
九、棉花 |
||||||
十、甘蔗 |
||||||
十一、其他谷物 |
||||||
十二、茭白 |
||||||
十三、其它作物 |
— |
— |
负责人: 审核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农作物秸秆利用量台账登记表(表2)
填报单位(盖章): 年度:20 年 计量单位:吨、亩
秸秆种类 |
秸秆利用量 |
秸秆直接还田量 |
秸秆直接还田面积 |
企业秸秆利用量 |
农户秸秆利用量 |
本县秸秆调出量 |
|||||||||||
合计 |
离田肥料 |
饲料 |
燃料 |
基料 |
原料 |
其中:外县调入秸秆量 |
合计 |
离田肥料 |
饲料 |
燃料 |
基料 |
原料 |
|||||
合计 |
|||||||||||||||||
一、水稻 |
|||||||||||||||||
其中:1早稻 |
|||||||||||||||||
2单季稻 |
|||||||||||||||||
3双季晚稻 |
|||||||||||||||||
二、小麦 |
|||||||||||||||||
三、玉米 |
|||||||||||||||||
四、薯类 |
|||||||||||||||||
其中:1马铃薯 |
|||||||||||||||||
2甘薯 |
|||||||||||||||||
五、木薯 |
|||||||||||||||||
六、花生 |
|||||||||||||||||
七、油菜 |
|||||||||||||||||
八、豆类 |
|||||||||||||||||
其中:大豆 |
|||||||||||||||||
九、棉花 |
|||||||||||||||||
十、甘蔗 |
|||||||||||||||||
十一、其他谷物 |
|||||||||||||||||
十二、茭白 |
|||||||||||||||||
十三、其它作物 |
负责人: 审核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农作物秸秆利用水平计算表(表3)
填报单位(盖章): 年度:20 年 计量单位:吨
秸秆种类 |
秸秆可收集资源量 |
秸秆利用量 |
农户生活燃用的秸秆量 |
外县调入秸秆量 |
秸秆综合利用率(%) |
农村可再生资源利用指数(%) |
合计 |
||||||
一、水稻 |
||||||
其中:1早稻 |
||||||
2单季稻 |
||||||
3双季晚稻 |
||||||
二、小麦 |
||||||
三、玉米 |
||||||
四、薯类 |
||||||
其中:1马铃薯 |
||||||
2甘薯 |
||||||
五、木薯 |
||||||
六、花生 |
||||||
七、油菜 |
||||||
八、豆类 |
||||||
其中:大豆 |
||||||
九、棉花 |
||||||
十、甘蔗 |
||||||
十一、其他谷物 |
||||||
十二、茭白 |
||||||
十三、其它作物 |
负责人: 审核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20 年企业秸秆利用量调查表(表4)
填报单位(盖章): 计量单位:吨
企业序号 |
企业名称 |
企业地址 |
法人 |
||||
姓名 |
单位电话 |
手机号码 |
|||||
秸秆利用量 |
|||||||
作物种类 |
年总利用量 |
其中:本县以外收集/购买 |
肥料化 |
饲料化 |
燃料化 |
基料化 |
原料化 |
合计 |
|||||||
一、水稻 |
|||||||
其中:1早稻 |
|||||||
2单季稻 |
|||||||
3双季晚稻 |
|||||||
二、小麦 |
|||||||
三、玉米 |
|||||||
四、薯类 |
|||||||
其中:1马铃薯 |
|||||||
2甘薯 |
|||||||
五、木薯 |
|||||||
六、花生 |
|||||||
七、油菜 |
|||||||
八、豆类 |
|||||||
其中:大豆 |
|||||||
九、棉花 |
|||||||
十、甘蔗 |
|||||||
十一、其他谷物 |
|||||||
十二、茭白 |
|||||||
十三、其它作物 |
审核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20 年样本农户秸秆利用情况调查表(表5)
填报单位(盖章): 计量单位:面积:亩,单产:公斤/亩,量:吨
农户序号 |
户主姓名 |
户主电话 |
户主地址 |
|||||||||||
作物种类 |
农作物种植情况 |
农户自种自用秸秆“五料化”利用比例(%) |
农户自种出售或赠送他人秸秆情况 |
收集利用他人秸秆情况 |
||||||||||
播种面积 |
单产 |
肥料化 |
饲料化 |
燃料化 |
基料化 |
原料化 |
出售或赠送秸秆量 |
用途(①肥料②饲料③燃料④基料⑤原料) |
收集利用量 |
用途(①肥料②饲料③燃料④基料⑤原料) |
||||
直接还田 |
间接还田 |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一、水稻 |
— |
— |
— |
— |
— |
— |
— |
|||||||
其中:1早稻 |
||||||||||||||
2单季稻 |
||||||||||||||
3双季晚稻 |
||||||||||||||
二、小麦 |
||||||||||||||
三、玉米 |
||||||||||||||
四、薯类 |
— |
— |
— |
— |
— |
— |
— |
|||||||
其中:1马铃薯 |
||||||||||||||
2甘薯 |
||||||||||||||
五、木薯 |
||||||||||||||
六、花生 |
||||||||||||||
七、油菜 |
||||||||||||||
八、豆类 |
||||||||||||||
其中:大豆 |
||||||||||||||
九、棉花 |
||||||||||||||
十、甘蔗 |
||||||||||||||
十一、其他谷物 |
||||||||||||||
十二、茭白 |
||||||||||||||
十三、其它作物 |
||||||||||||||
审核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20 年企业秸秆来源登记簿(表6)
企业名称(盖章): 计量单位:数量:吨,单价:元/吨
日期 |
秸秆作物种类 |
自种秸秆收集量 |
收购秸秆情况 |
秸秆用途 |
||||||
本县收购量 |
外县收购量 |
收购单价 |
肥料化 |
饲料化 |
燃料化 |
基料化 |
原料化 |
|||
审核人: 填报人:
注:秸秆作物种类分为早稻、单季稻、双季晚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甘薯、木薯、花生、油菜、大豆、棉花、甘蔗、其他谷物、茭白、其它作物。
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0年5月29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