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议案提到,大面积焚烧秸秆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元凶”之一,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公害,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禁止。造成秸秆焚烧的根源,一是对农民普法教育不到位,二是秸秆焚烧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因此建议尽快制定《河南省反秸秆焚烧条例》。
据公开资料显示,秸秆随意丢弃和焚烧,会加重土壤板结,造成资源浪费,带来空气污染,危及公共安全,进一步影响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河南省被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我省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根据2018年河南省秸秆禁烧现场工作会议信息显示,全省检测出的秸秆焚烧火点数从2014年的1101个,下降到2015年的736个、再到2016年的66个和2017年的35个。去年秋季,首次实现全省零火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2014年相比,火点数整体降幅达96.8%。
省人大农委此份报告指出,河南省秸秆总量大,秸秆被随意焚烧现象仍不时出现,防控大气污染形势还很严峻。自2014年省人代会以来,省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尽快制定秸秆焚烧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议案。制定法规对规范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环境、建设美丽河南具有重要意义,故建议将《河南省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条例》纳入立法规划。
专家认为,根治焚烧秸秆,除了在法律法规上予以规范,还要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扶持发展一批秸秆加工企业,持续提高全省秸秆利用化水平。
秸秆如何变废为宝?
秸秆是一种木质草本植物,具有很大的资源利用价值。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土壤成份提高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可以变身新型绿色能源。还可以用于培育食用菌、作工业原料、用于生物发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