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秸秆网快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监管 » 行业呼声 » 正文

山东:秸秆产业成新能源先锋 怎奈竟年赔几千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31  浏览次数:415
 关键词:秸秆产业 新能源

[提要] 秸秆,这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农作物,这个似乎总是在制造焚烧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包袱”,在经过绿色产业开发包装之后,竟然一跃成为能源市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一时间,

  编者按:

  秸秆,这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农作物,这个似乎总是在制造焚烧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包袱”,在经过绿色产业开发包装之后,竟然一跃成为能源市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一时间,秸秆产业风生水起,秸秆经济引无数县市、企业竟相折腰,秸秆综合利用成为实现新能源产业目标的“急先锋”。

  说起来,秸秆之所以能“暴得大名”全拜低碳所赐。随着低碳经济持续升温,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生物质能日益为大家高度关注。“21世纪生物能源产业将迅猛发展”曾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据国际能源机构有关研究表明,秸秆作为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相当于1吨煤,而且平均含硫量只有煤炭的三分之一。正是看到秸秆具有如此巨大的“潜力”。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随后伴随着一系列有关生物质发电的实施细则出台之后,生物质发电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们发现,“落红”的秸秆这一类曾被当作“废物”的农作物不仅可以化作春泥,还可以用来作燃料,用来发电、取暖等。

  于是,秸秆火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秸秆产业的命运经历了从最初的高调上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后来质疑声四起,徘徊不前,直到现在理性发展,解困前进,窥斑见豹,秸秆的“跌宕起伏”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了最好的例证和注脚。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国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应用规模居全球第一位,而山东省在生物质利用技术方面则走在全国前列。坐落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的生物质发电工程是中国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也是首家国家级生物质发电示范项目。

  科研方面,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的秸秆能源项目在2007年摘得全球能源奖一等奖,山东省政府于2008年3月决定,给予省生物质气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记集体一等功奖励。

  在山东,秸秆产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那些成果?遇到过哪些困难和问题?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记者近日展开了采访调查。

  本报记者 苏冉

  秸秆产业是怎样炼成的

  “快30年了。”说起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历史,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东的话让记者颇感意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七五’计划时期开始,我们所就已经着手攻关秸秆综合利用这一科研项目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新能源、低碳、绿色环保产业这些词汇还鲜为人知的时候,科学家们就开始研究秸秆综合利用并取得了硕果,将其推向市场实现了产业化。毋庸置疑,多年的研发积淀和骄人成绩让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在秸秆研发利用领域独树一帜,张晓东谈起秸秆产业化历史自然是如数家珍。

  据张晓东回忆,能源研究所从开始着手研发到现在共经历了五个五年计划,期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都被评为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秸秆气化”,即利用他们研发成功的“下吸式气化炉”把秸秆转化为燃气,农民只需打开炉灶就能烧火做饭了。

  “其实这套系统的原理与当下人们普遍使用的天然气系统是一样的。我们以村为单位,实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目前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这套秸秆气化系统也因此在1997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1999年由中国农业部牵头,七部委联合支持在全国开始推广这项技术,至今已有20多个省区的农民使用了秸秆燃气。

  然而,秸秆第一次“华丽转身”却并不顺利,人们逐渐发现,用秸秆燃气烧水做饭时火总是不太旺。获知这一情况后,张晓东他们迅速分析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我们发现秸秆气化后产生的燃气热值比较低,烧水还可以,如果用来炒菜的话,火显得就不太旺。因为燃气中氮含量非常高,人们烧火只能利用其中的氧气,氮气是不能利用的,这就使得燃气的附加值很低,导致这套秸秆气化系统经济性没有预想的好,利润也比较低。”

  张晓东回忆,秸秆燃气最初采取的是政策性推广方式,起初有国家政策扶持,也就是国家补贴一部分钱,农民自己再掏一部分钱,所以秸秆燃气的价格是比较低的。

  “但当我们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后,我们果断放弃这项产业推广计划,2000年以后,开始转型研究挖掘秸秆的其他用途。”随后,能源所立即进入秸秆综合利用的第二个研发阶段——秸秆发电,事实表明,这一次“转型”非常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秸秆发电有两种技术途径,一种是常见的直燃发电,另一种是能源所多年来尝试研发的“二步法气化发电技术”。前者由于技术含量低,规模发电量大,成为一直以来被较多采用的秸秆发电方式,典型代表就是菏泽单县的生物质发电工程。而后者规模小,技术含金量高,优势在于利用该技术不但可以发电还可以根据实际生活需要调节能量转化比例,实现发电、供热、供暖和燃气等多种需求。

  “二步法”顾名思义也就是把秸秆气化过程分成了两步,以前气化过程只是在下吸式汽化炉里完成,现在则把秸秆气化和焦油裂解分成两步完成。这项技术也就是将传统的生物气化技术分成两段,其中一段是针对焦油的强化裂解,达到把焦油转化成可燃气体的目的,这样产出的焦油含量就非常低了,同时还增加了燃气的质量和数量。随后,把这种燃气送到燃气机里发电,就会得到一种电力,发电效率能达到30%左右。

  “二步法气化发电技术”的发明在业界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2007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大厦举行的2006年度全球能源奖颁奖大会上,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的秸秆能源项目获得全球能源奖一等奖,这也是2006年度中国唯一全球能源奖获奖项目。 2008年3月,山东省政府决定,给予省生物质气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记集体一等功奖励。

  张晓东告诉记者,这套技术现在正在做工业示范,还没有真正产业化。2006年能源研究所在济南董家镇做了200千瓦的二步法秸秆发电实验,去年已经试验成功结项,2007年秸秆发电项目得到了山东省财政厅的支持,专款支持能源研究所在日照兴建了一个500千瓦的实验工程,目前还在运行实验中。“我们现在是在把发电规格逐级放大,实验二步法秸秆发电的可行性,争取今年把工业示范做完,使其早日产业化。”

  当能源所还在研发示范“二步法气化发电技术”的时候,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物质发电的实施细则,这极大激发了各地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的积极性。

  正是在政策技术的双重推动下,作为我国第一个新型的清洁环保和可再生资源发电示范项目,以及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物质发电项目——菏泽单县生物质发电厂工程高调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有媒体这样报道单县秸秆直燃发电工程的成绩:“麦收时节,在单县再也看不到焚烧麦秸、‘狼烟’四起的现象,大车小辆满载着麦秸,运往国能单县生物发电公司。到今年麦季,这个发电厂已‘吞下’110万吨秸秆,累计发送绿色电量7.7亿千瓦时,为当地农民增收2.4亿元。”显然,这是山东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的一个成功典型。

  公开资料显示,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于2006年底建成投产,采用世界领先水平的丹麦木质燃料锅炉技术,在这个项目的带动下,2009年11月,全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工程在冠县投产,年可消化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和麦草等17万吨,年发电量2.1亿千瓦时。随后,全省首个焚烧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在泰安建成,日处理生活垃圾8000吨,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

  省经信委主任郭述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去年底,全省已投运生物质发电项目25个,装机容量42.5亿千瓦,去年发电总量达到13亿千瓦时。目前,还有在建生物质发电项目20多个,装机容量40多万千瓦。

  与此同时,能源所的秸秆研发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用秸秆制备高品质的液体燃料。在他们看来,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使用价值,这一阶段的科研成果必将对未来秸秆开发利用产生突破性影响。

  “我们把秸秆燃气放到化学合成反应器里,把其中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合成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醚的化学物质。二甲醚的性质非常类似于液化石油气,这样我们在农村就可以利用秸秆生产二甲醚,然后再用二甲醚替代液化气,而且二甲醚本身也是一种车用原料,可以放到车里替代柴油。”张晓东介绍。

  经过数十年的钻研探索,山东省秸秆综合利用成绩斐然,无论是秸秆直燃发电还是秸秆气化技术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秸秆也终于完成了从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到造福人类、环保节能的“华丽转身”,只是华丽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困惑和隐忧,这些问题让秸秆产业一度走在了迷茫的十字路口,一笔笔“秋后”账本拉开了争论质疑的序幕。

  “谤满天下”的秸秆产业

  从秸秆产业运作之日始,关于它存在的诸多问题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原料涨价、运输成本高、销售不畅、融资困难、产业环境恶劣等,这些都在制约着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日前,业内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几乎每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面对媒体或领导,都会端出一本惠农账——收购秸秆让农民增收,解决上千的工作岗位等等。

  “这笔账经不起算”,倪维斗认为,为了推动生物质能发电,国家目前给予其每度电价0.35元的政策补贴,每吨收购的秸秆国家需要补助350元,这笔钱进入电厂的口袋。而农民卖秸秆每吨的价格一般在200元左右,拿到这笔钱后农民又须买煤用来采暖和炊事,实际落下的收入十分有限,增收数字里的水分不小。

  对此,省科学院能源所副所长许崇庆教授认为,减排是大势所趋,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收购秸秆可以确保农民增收,总比烧掉浪费一分没有强多了,而且秸秆开发利用也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比如运输业,中间专门从事收购秸秆的商贩等从而形成一个产业链,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

  倪维斗同时质疑打着秸秆发电旗号的电厂是否是全部在烧秸秆,是否有人在偷偷烧煤代替秸秆发电来套取补贴?“本来国家花了很多钱要关闭小电厂,现在倒好,借尸还魂了,又冒出来这么多小电厂,挂羊头卖狗肉还拿国家补贴,检查的时候,库房堆满了秸秆,可实际它哪儿来的那么多秸秆?” 倪维斗呼吁国家能够展开调查。

  “其实那只不过是少数掺烧企业在捣鬼罢了。”许崇庆告诉记者,秸秆发电行业刚刚兴起时,国家为了鼓励产业发展,批准一部分企业用掺烧的形式运营,也就是80%的秸秆搭配20%的燃煤,结果在实际操作中个别企业没有按照规定比例生产,投机倒把,套取补贴。“这只是行业发展早期的现象而已,现在国家已经不再批准掺烧企业了,只有完全用秸秆炉烧制秸秆的企业才会获得批准,拿到相应的补贴。”

  除此之外,秸秆产业能否真的赚到钱也是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近日,《第一财经日报》一则《山东生物质发电重复建设致“巨亏” 》的报道称,山东京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下称“山东京能”)的项目总投资2.59亿元人民币,但在投产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2010年之前),“山东京能”已经累计亏损超过2500万元。在去年一年实际亏损就有1841万元。

  在许崇庆看来,秸秆企业不应该亏损,“真赔钱就不会有这么多市县争先恐后的投产了。”他表示,国家之前核定秸秆上网电价每度6.5角绝不让企业亏损,因为成本价是6角上下,所以媒体宣传一些企业亏损无非是为了向国家要政策,现在通过财税补贴,电价上涨了一角,再说企业亏损就更靠不住了。

  “其实,真亏损的企业是保障管理体系做得不好。”许崇庆认为,很多企业秸秆收集的配套措施没有做好,导致运输成本增高。如果收集起来的秸秆是经打包机压制过的,一车可以拉原来的五车,可以大大减少运输成本,再就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也很重要。“毕竟秸秆这种原料的季节性太强了,收集秸秆要看准时机,再就是电厂设置要有一定距离,离得太近会出现争抢一块秸秆资源的不良局面。”

  许崇庆坦言,秸秆产业如果有很高的利润就不正常了,微利就可以了,毕竟是通过国家财税补贴支持发展的行业,怎么可能暴力呢?而且在他看来,这个行业需要国家一直补贴下去,不能指望秸秆短期内就能与传统强势能源如煤炭等形成竞争。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秸秆产业还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市场渠道不畅通。”在张晓东看来,能源研究所注重的是技术开发,项目研究成功后去找企业合作,企业建厂后秸秆的收集、运输、配送是问题,这一整套系统很不健全,只能完全靠企业自己来做,产业链太长,甚至包括技术研发,销售,售后服务等,这些工作完全靠一个企业或科研单位做难度非常大。“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会很困难。”

  张晓东告诉记者,国外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丹麦的做法就比较成熟,它要求电子公司每年承担发送绿色电力的比例很高,达不到比例不允许上网发电,而且非绿色电力的电价也很高,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现在我国对绿色电力的发电比例也已经有了明确要求,五大电力公司争相建立新能源发电企业,比如风力发电等,为的就是完成这个比例数。

  另外,像西欧丹麦那些国家实行的都是大农场制,中国农民人均耕地规模很小,每家只有几亩地,造成了企业要与一个个农民谈合作,这也就增加了很大的中间成本,除非与农民签订长期供应协议,用合同制的形式雇专人收集秸秆,才能真正降低成本,赚取利润。

  秸秆产业路在何方

  尽管争议很多,但秸秆产业的成绩与前景似乎依然可期。

  许崇庆告诉记者,十一五之前,国家更重视风能、太阳能的建设,现在则更加重视生物质能的建设规划,国家逐渐意识到生物质能可以提供太阳能不能提供的碳,而且生物质能可以给农民带来增收的实惠,一举多得。

  科技部部长万钢6月份到山东省视察工作时表示山东要加大生物质能源的利用,随后,许崇庆受命编写制定十二五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这是业界第一则关于生物质能源的五年规划,意义重大。

  他向记者透露,现在已经确定下来的政策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每吨补贴给加工企业150元钱,秸秆还田补贴50到80元,秸秆上网电价补贴由最初的每度6.5角增加到每度7.5角。

  200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即业界著名的140号文,在该通知中对于生物质发电产业有着明确的部署和规划:“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发电产业。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丰富的县(市、区)规划建设20座装机规模在1.2万千瓦—3.0万千瓦的生物质能电站,积极鼓励建设生物质能热电联产机组。3年新增生物质能发电装机40万千瓦,到2012年全省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80万千瓦以上。”

  不仅如此,山东省财政厅与教育厅联合启动211工程,也就是所谓的“两热一暖一改”工程,旨在把秸秆气化工程在农村中小学中全面铺开。经过几年的实践,今年开始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补贴比例达到一半以上。

  “我国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如能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将可增加农民收入,节约和替代大量的木材和煤炭等资源,还可以减少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中国发展改革委分管资源和环境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副主任解振华日前向媒体呼吁。

  在石元春看来,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能源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当今发展清洁能源、推动“低碳”经济,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形势下,秸秆迎来了一个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的重大机遇。如将1亿吨露地燃烧的秸秆用于发电,可建500个25MW的小型电站,相当于一个“三峡”的发电量,年替代4350万吨标煤和减排9000万吨二氧化碳。

  “当然,对秸秆发电存在的问题是应当重视的。”石元春给出五大解决方案: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增加企业赢利空间;二是要向热电联产、综合开发方向发展;三是要保护农民利益,带动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四是要作好规划布局,严格审批,防止对秸秆资源的争夺和不合理的抬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态度和扶持。

  记者观察:

  如何破解科技转化难题

  “我们能源研究所和企业一样都需要政府‘刺激一下’,把秸秆能源这个产业扶上马。”采访中,张晓东副所长的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对张晓东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笔者听到最多的词不是“获奖”,而是“成果转化”。

  “我们有项目、有人才,甚至有获过国家大奖的科研成果。可是每当我们满怀希望想把这些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时,我们发现仅仅靠科研院所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是啊 ,为什么这些优秀的科研成果在转化时如此艰难?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中国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呢?笔者认为,只有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一起努力,真正地做到“官产学研”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这一“顽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的科技实力,不仅要看科研成果数量的多少,更要看科研成果转化了多少。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实力雄厚就表现在较高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方面,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不足20%,这与多数发达国家50%—7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无法比肩,更与美国、日本80%的转化率相去甚远。

  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刻不容缓,而要“对症下药”,还得找出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病因”。以能源研究所的秸秆项目为例,张晓东提到了三点“病因”:

  首先是秸秆能源转化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市场渠道不畅通。能源研究所注重的是技术开发,项目研究成功后去找企业合作,企业建厂后秸秆的收集、运输、配送是问题,甚至还要包括技术研发,销售,售后服务等,这一整套系统很不健全,如果只靠企业自己来做,产业链太长,难度太大。“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会很困难”,张晓东说。

  其次政府对于秸秆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虽然济南市在去年已经出台了给予农民回收秸秆的补贴规定,但仅此一项力度还远远不够。张晓东说得很实在,秸秆产业目前还很稚嫩,非常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比如支持致力于开发秸秆项目的中小企业融资、批地、批项目等,这些都需要政府出台具体政策支持。

  最后,科研院所缺乏与企业和政府机构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了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是搞科研”的被动局面。

  由于沟通、宣传不够,科研院所在项目研发阶段根本无人问津,现在的情况是,只有一项科技成果在获奖之后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时候再去找企业谈合作,再试图通过示范工程一步步产业化是很难的。

  “我们和企业一样,也经常在考虑一旦秸秆产品直接打入市场后它的经济性和竞争力到底有多大?秸秆变成能源之后,还要与常规能源比如煤炭、石油和液化气等竞争,这样的竞争胜算有多大?企业对我们的技术还是放心的,但他们考虑最多的还是市场,如果有市场需要投多少钱,一旦效益比较低的话,多长时间会收回成本,这就需要衡量之后做出选择了。”但这些看似很棘手也很现实的问题,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如果科研院所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就积极与济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这样的中介平台沟通交流,并通过中介平台的宣传推广引起企业和政府的重视,达到提前与企业签订合作意向的目的,这样一来,剩下的只是等科技成果出来之后进行产业化运营了,这样是不是会事半功倍呢?

  另外,从企业应用角度看,也存在着盲目倾向。相当部分企业只是热衷于一些能够立即见效、赚钱快的科技成果,对适合自身发展的科技需求却不甚明白,对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症结在哪里并不清楚。在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的今天,不要奢望能轻易找到成本低、效益好、风险小的现成项目。

  企业要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就不能仅限于被动地做科技成果的吸纳方,而应积极主动地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成为科技成果的生产方乃至转让方,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如果查阅近三十年里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在秸秆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绩,我们发现,仅1998年至2008年6月,能源研究所就取得科研成果47项,获得各种科技奖励28项。其中,在2007年更是获了“全球能源奖”一等奖。成绩实在太多了,多到研究员在向笔者介绍时只能用阿拉伯数字表达,而无法一一具体介绍。成绩固然可喜,获奖固然值得骄傲,但我们不该忘记,只有把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实现产业化才是搞科研的初衷和根本目的。否则,这些来之不易的科技成果就会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除了把玩欣赏没有任何价值。

  唯有真正地做到“官产学研”相结合才能让科技成果转化不再困难,我们希望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早日搭建起一条通畅的“官产学研”之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法律声明 | 秸秆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辽ICP备16010370号-1